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局勢告急,為了安全設想,俄羅斯駐巴格達大使周日率領外交人員和記者撤離險地,豈料甫離開巴格達,便先後兩次遭身份不明的槍手攻擊,造成數人受傷,包括俄羅斯大使蒂托倫高。
俄羅斯外交部隨即傳召伊拉克和美國大使,要求雙方認真處理俄羅斯大使車隊受襲一事,並竭盡所能確保俄羅斯公民的安全。俄羅斯暫時也不清楚究竟是伊軍抑或美英聯軍向俄羅斯車隊開火。
不過,美軍中央司令部推說事件發生在伊拉克政權所管轄範圍,該區當時沒有聯軍駐守,顯然將責任推在伊拉克身上。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由蒂托倫高率領的撤僑車隊一行二十五人,當中大部份是記者,於周日凌晨由巴格達出發,前往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目擊者講述車隊遇襲的情況時說:「當車隊離開巴格達後,我們看到前面路上發生戰鬥,於是決定改行其他道路,但當車隊離開巴格達約八公里的地方時,卻受到襲擊,數人受傷。」
車隊可算禍不單行,當他們為傷者包紮傷口後繼續上路不久,在距離巴格達十五公里處遇到一支吉普車車隊,卻再次遇襲。
當時他們不敢貿然驅車前進,停下車來,為安全起見,派出一輛插着俄羅斯旗幟的車輛趨前表明身份,豈料「對方向我們的汽車開火。感謝上帝的眷顧,只有兩人受傷,沒有人喪命。之後吉普車便離開了,我們繼續上路。」
事發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獲知會此事,俄羅斯外交部也緊急召見了美伊兩國大使。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韋爾什鮑表示,美國事前已知道俄羅斯外交人員撤走的計劃。
俄羅斯大部份使館職員早已撤走,大使館四天前曾遭到聯軍炸彈波及,俄羅斯曾向美國提出抗議。
另一方面,普京上周六與美國總統喬治布殊通過電話,普京指出兩國雖然在一些問題上有分歧,但雙方同意兩國在伊拉克問題上有需要繼續進行政治對話,以便找出一個合乎國際社會利益的解決方法。
俄羅斯雖然與法國和德國一樣反對美國攻伊,但近日卻希望修補與美國的關係,普京上周四更表示,不願意看見美國在伊拉克戰事中打敗仗,希望繼續與美國合作解決國際危機,周末更呼籲國家杜馬盡快確認美俄去年簽署的裁減核武條約,以示願與美國改善關係。
美國周日也宣布,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周一將到莫斯科訪問一天,屆時將與俄羅斯外交及國防部長等高層官員會晤。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