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清明節,元朗八鄉出現八百名鄧氏家族後人集體祭祖壯觀場面,他們延續一百多年「拜祭三墳」傳統,登高祭祖慎終追遠。可是受到經濟不景影響,今年每名後人只獲派一百五十元利是,較去年五百元大利是縮水,不過村民都說「清明祭祖是一點心意,有冇錢派都會嚟嘅!」 記者:陳天華
清明節「拜祭三墳」及「拜山派錢」,都是聚居元朗八鄉及錦田六條村的鄧氏家族後人的傳統,去年清明節更創下一千四百人拜山,派出五十五萬元利是的兩項紀錄,山頭上綿延數公里的拜山人龍更是蔚為奇觀。雖然今年參與人數有所下降,只派出十萬元利是,但主辦的鄧氏後人卻未有氣餒,希望來年有更多村民參加。
據知,「三墳」是指相傳三百多年前,最早來港發展的鄧族先祖鄧廷桂、其妻子魏氏及另一個不知名墓穴,至於有資格參加祭祖及收利是的都是元朗永寧里村、新隆圍村、竹坑村、散村、河瀝貝村及下新屋村的鄧族後人。
據有份統籌拜山活動的永寧里村村代表鄧貴有指出,今年規定,每名後人到了一處墓穴拜祭,便可獲派五十元利是,若是「拜齊三墳」便合共可收下一百五十元利是,儘管利是不及去年豐厚,但他相信村民並不介意。
一如往年,八百名參與拜祭的鄧氏後人,昨晨九時便到達元朗橫台山諸佛嶺集合,然後陸續登山拜祭。按照一百多年以來傳統,後人不須攜帶任何祭品,因為主辦人早已購備,一行人會先拜祭廷桂祖妻子魏氏,然後再登山四十五分鐘到廷桂祖的風水墓穴拜祭,八百人魚貫登山,場面甚是壯觀,全程約五小時。
據鄧貴有稱,當年先祖鄧廷桂去世,後人找到現時的風水寶穴,但挖掘期間發現泥裏已下葬一名不知名先人,為尊重對方把骸骨遷葬到橫台山腳的一處墓穴。
而為了紀念這名先人,鄧氏後人每年的清明節亦會拜祭,一百多年以來一直不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