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人士做足防炎措施

掃墓人士做足防炎措施

【本報訊】在非典型肺炎的陰影下,清明節前往掃墓的人潮較往年減少,不少「冒險」前往墳場拜祭先人的巿民都戴上口罩作預防,甚至一改習慣,沒有在拜祭後即場開封及品嘗祭祀用的食物,有巿民更帶備消毒藥水,在離場前抹淨雙手,避免中招。
昨日清明節,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掃墓的市民比往年少,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在場貼出告示,呼籲市民盡量避免在這兩天及復活節假期間,前往各墳場掃墓,避免人多擠迫,令非典型肺炎擴散。

經濟差祭品減少
從事酒店業的江先生帶同九歲的兒子掃墓,他表示,除戴上口罩外,更帶備消毒藥水在拜祭後抹手。另一名巿民陳太則稱,在肺炎肆虐下,原本也想過不帶女兒掃墓,但想到墳場地方空曠,且空氣流通,最後還是決定帶同女兒掃墓,但就做足預防措施,戴上口罩,兼且帶備消毒藥水抹手。
除了受到非典型肺炎影響,經濟不景氣亦令不少巿民減少祭品,提着整隻燒豬祭祖的巿民變得寥寥無幾。因工受傷而提早退休的林先生說:「往年我哋都會買隻燒豬嚟拜祭老媽,今年經濟唔好,冇買燒豬,有啲弟妹都冇嚟,惟有買個老媽鍾意食嘅榴槤嚟拜祭。」
衞生署提醒掃墓人士,為了預防感染非典型肺炎,必須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衞生,最好佩戴口罩,避免用未清洗或消毒的雙手觸摸眼睛、鼻及口,同時亦應避免往人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