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將於下周表決財政預算案,政府藉「合力抗疫」營造之「不分彼此,共度時艱」假象,勢必支離破碎。
首先,預算案之捉刀人梁錦松,身為財政司長以權謀私,欺瞞大眾,竟獲特首公開包庇而厚顏留任,本就是官官相衞之醜聞。尤有甚者,董建華公佈之梁錦松交代報告中,並無隻字提及辭職之事,可見「引咎辭職」云云,不過片面之辭,查無實據。由此而論,董建華發表聲明褒揚梁錦松主動辭職「情操高尚」,予以挽留,豈非繪形繪聲,無稽之談?兩人串通一氣,憑黑箱作業卸責諉過,瀆職徇私,顯而易見!立法會受制於小圈選舉之富貴議員,不肯追究到底,又何以代表民意監察政府,以及審議財政預算?
再者,特首由數百權貴富豪擁立當權,預算案將財赤重擔強加普羅大眾肩上,不過凸顯商人治港本色,「開源.節流」之刀斧,砍向打工一族及弱勢社群,在所難免。利得稅率稍增,商賈財團每年只會多繳三十五億;降低薪俸稅免稅額及調整稅階,受薪階級卻須增付六十八億元。全面增加政府收費、削減綜援、收縮社會福利及公共服務開支,又在在令基層市民保障銳減,百上加斤。政府坐擁數千億儲備,過往用於救市而不救人,已是不公不義,而今急於平衡財赤,不外為着提升本港信貸評級,匡助財閥豪門減輕借貸、融資成本,增加利潤。謀小撮人私利而惜令勞苦大眾受苦犧牲,簡直倒行逆施,天理難容!
有責不問,劫貧濟富,政府如此,何異疫病?民眾合力,另類抗疫,鼓掌叫好,舉腳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