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攻伊行動中,使用的軍備應用了大量高科技,美國汽車製造商正研究將這些技術轉為民用,例如以全球定位系統(GPS)探測路面環境,或利用雷達控制與前車距離,希望藉此改進汽車性能,防患於未然。
戰爭加速了科技發展,也令製作成本減低。美國汽車製造商緊握此優勢,以新技術改善導航和控制系統,希望由電子儀器負責指引汽車前行、轉彎、速度,以至扣緊安全帶與煞車。
為導彈導向的全球定位係統(GPS),可用來搜集路面環境的資料,讓車上的「中央指揮」電腦協助車主評估駕駛情況。
另一種名叫「聰明導航控制」的系統,則使用軍方常用的雷達或激光技術,來偵測控制與前車的距離。雷達技術也可應用在泊車上,安裝在車尾的雷達會探測到障礙物,向司機發出警告。
軍方的夜視技術應用在汽車上,則是透過熱成像技術,讓司機晚上駕駛時也可了解前方情況。
軍車使用的輪胎壓力探測器安裝在一般汽車上,可讓司機得知輪胎有沒有漏氣;而一種用在戰機上的數碼投射技術,則可讓司機從擋風玻璃看到車速和燃料等資料,毋須低頭看儀表板。
《今日美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