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戰台:巷戰不一定有利守軍 - 杜瑋

觀戰台:巷戰不一定有利守軍 - 杜瑋

美軍先頭部隊仍在鞏固巴格達機場據點,但特種部隊應已在巴格達城中潛伏,為看來不可避免的巷戰作準備。
很多人認為,一旦打巷戰,伊拉克守軍會佔有地利,筆者對此有保留。在阿富汗戰爭中,有不少人認定塔利班士兵熟悉地形,佔據地利,但戰果顯示所謂的「熟悉地形」並沒有甚麼大關係。其實用常識來分析,一個人除非在某個地方逗留過一段日子,否則絕不會對附近區域的形勢、路徑等瞭如指掌,達到可以在戰鬥中佔到上風的程度。舉例說,假設香港被敵軍入侵,讀者們都要在巷戰中抗敵,誰人敢自認可以在多少個區域中,憑熟悉地利而佔便宜?

守軍難憑地利佔便宜
巴格達的情況也是一樣。如果伊軍與聯軍在某個街區打巷戰,在伊拉克方面,絕大部份士兵都不可能是該區的地頭蟲,在掌握路徑和建築物內部情況方面,和初到當地的聯軍差不多。當然,伊拉克方面可以通過拆除路牌等方法迷惑聯軍,但美國部署開戰已有一段時間,通過衞星攝影、間諜刺探等,不會連地圖也沒有。加上普遍的GPS全球衞星定位裝備,在城市中不辨方向迷路的機會更微。如果聯軍的戰術是步步為營,而不是孤軍突入,所謂地利優勢更難發揮。

打地道戰作用難高估
不過,一直有報道指巴格達建有複雜的地下秘道,可以讓守軍神出鬼沒突襲聯軍後方。但既然是秘道,外間自然難以了解它們能有多少作用,而且地道戰也有風險,一旦被敵軍掌握出入口、通風口等,便可以注入麻醉氣體甚至毒氣,將一整個區域或者路段的守軍一網打盡。況且地道難建易毀,即使巴格達確有非常完備的地道網絡,亦不應該高估其作用。
筆者估計,聯軍不會馬上大舉攻城,但會派出部隊作試探性進迫,找出防守較空虛的地方後便攻佔之,穩步向市中心推進。
在巷戰之中,於一般情況下,守方無疑會佔便宜,因為攻方始終要經過空曠處才可攻進建築物,守軍有掩蔽而攻方沒有,交火時對守軍有利是很明顯的。但不可不注意的是,所謂「攻守」,只是就大局而言,在個別戰鬥中,攻方可能佔據了一些重要位置,例如守軍的補給線和撤退路線等,守軍便不得不發起反攻,奪回有關的建築物;在這一場戰鬥中,攻和守的位置便會互換,所以在巷戰之中,攻方也不是在所有時間均處於不利位置。

決勝於士兵戰技裝備
聯軍很多武器在巷戰中派不上用場,但不表示不擁有裝備上的優勢。例如坦克穿街過巷當然易受伏擊,但如果附近建築物不高而後方受保護,坦克便是一個有良好防護能力的炮台,能有效地對付敵軍據點。一般一、兩層磚石樓房,對坦克都不是障礙,坦克可以直接撞塌樓房通過。因此在巴格達市郊一帶,雙方的坦克仍會有用武之地。
巷戰的決勝因素,是個別士兵的戰技、火力和裝備。伊拉克軍和聯軍在這幾方面的強弱比較,留待日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