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限名額及行業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將會在七月正式實施,入境處估計每月約可處理一千二百宗申請個案。根據新計劃,獲准來港的內地人才,可攜同配偶及未婚的受供養子女來港,但不容許帶同父母來港居住。
有立法會議員憂慮計劃會影響本地工人就業及大學生出路,擔心政府會輸入「假國寶」。
立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及人力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聯席會議,討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詳情。計劃不限界別及名額,有關人才只須具備良好教育背景。在特殊情況下,即使具備良好的技術資格及專業技能亦可以接受。
代表勞工界的立法會議員李鳳英表示,日前近百名工會代表曾就新計劃開會,普遍憂慮會影響員工就業,其中以飲食業代表最為關注。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亦憂慮,計劃會影響大學生的出路,同時亦擔心人才的質素。「𠵱家內地可能周街都係國寶,除咗跳水之外,到時邊個係真國寶,邊個係假國寶,冇人知。」
保安局副秘書長黃偉綸強調,新計劃可保障本港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有利商業運作,過去的輸入優才及專才計劃,只審批了二百多宗,同時獲准來港的資訊科技及金融人才,月薪平均達三萬元及五萬五千元,未見有濫用及拖低本地工人工資的情況。
另外,新計劃將容許內地人才帶同配偶及未婚子女來港,卻不准帶同父母來港,有別於現時海外專才來港的政策。黃偉綸解釋,政府現時正檢討外國公民及台灣居民的依親政策,考慮日後只容許來港工作人士帶同子女及配偶來港,與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