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內地經濟急速增長,商機處處,加上中國已加入世貿,市場愈見開放,成為全球投資市場焦點。部份經濟預測顯示,其200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7.7%﹙以每年計算﹚,發展潛力強大,故投資於有參與內地業務的香港上市股份,應有機會捕捉當中的升值潛力。
鑑於市場對中國概念股份的需求甚大,恆指服務公司於今年初推出一個全新的中國指數──「恆生流通中國內地25指數」﹙簡稱「中指25」﹚。該指數由25種本地上市的實力紅籌股票及H股組成,如中移動(941)、中石油(857﹚及中海油(883)等,各成份股佔指數之比重上限將不高於15%,代表性遠較目前市場流行的紅籌指數及國企指數為高。
倘若投資者看好中資股份的發展前景,可透過買入全新推出的「中指25」的掛鈎投資產品,以取得接近指數的實際表現。買入指數掛鈎產品,其實相等於買入多間大型紅籌和H股公司的股份,優點是投資者不用費神研究個別股份,更重要的是,投資「中指25」猶如購入一籃子的有參與內地業務的香港上市股票,投資風險遠低於投資在單一股票(見表)。
目前,市面上與「中指25」掛鈎的投資產品,只有指數基金及指數認股證。當中「中指25」認股證可為有興趣涉足內地市場的投資者提供簡單而直接的投資途徑。隨着市場不斷發展,加上投資者對衍生產品的認識及需求日漸增加,相信假以時日,與「中指25」掛鈎的期指、期權及其他衍生投資產品將有機會陸續登場,讓一眾看好中國內地投資機會的人士有更多投資選擇。
投資認股證與投資基金的風險回報絕不能同日而語,兩種產品的對象也有明顯分別。因應槓桿效應,較進取的投資者可利用認股證去捕捉「中指25」的中短線波動,達到以小控大的效果。以目前市場唯一的恆生中國內地指數認股證(9769)為例,入場費只需二千餘元,又不用繳付印花稅,交易成本特低,不失為一個看好中國內地增長潛力的低成本投資途徑。
從市場運作及買賣程序角度看,「中指25」認購證跟目前市面流行的恆指認購證分別不大,其價格同樣對掛鈎指數有極高的敏感度。更重要的是,發行商一般會提供足夠的流通量,方便投資者透過市場波動進行買賣。
由於槓桿效應,認股證價格的轉變速度將較指數更急速,這正是「刀仔鋸大樹」的例證。不過,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們可能會損失所投放的全部金額,這情況就是指在股證到期日,掛鈎指數收市價位於行使價以下。同時,投資者也要考慮時間值流逝對股證價值的影響。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是持有認股證的每日持倉成本。然而,投資者倘若選擇年期較長的股證,其時間值消耗程度會較為輕微。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