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遇頑抗 殲敵三百<br>美軍12小時奪機場

未遇頑抗 殲敵三百
美軍12小時奪機場

巴格達西南約三十公里的薩達姆國際機場,位於巴格達門檻,攸關全市五百萬人安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點。但美軍周四晚未遇伊軍頑抗,一夜就拿下機場的控制權,更把機場由他們要鏟除的「薩達姆」,改名巴格達國際機場。然而,伊軍戰術撲朔迷離,他們不守機場,不等於他們棄守巴格達;周五,他們向美軍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

周四下午,美軍已挺進至巴格達六公里範圍內,要奪下薩達姆國際機場的控制權。到當地時間晚上七時半(香港時間昨晨零時三十分),駐紮在機場西南部的美軍第三步兵師,在空軍戰機、特種部隊、第一○一空降師及第八十二空降師的支援下,開動M1坦克和「布雷德利」戰車首先發難,全速前進,撞倒機場外圍城牆。

「這真是不可思議」
在地面部隊發難的同時,F15E和F/A18戰機在空中配合,向機場西部的伊軍軍營至少四十處防空炮火、坦克和裝甲車轟炸,連遠在二十公里外的巴格達市中心,徹夜都聽到爆炸聲,至少有一百次爆炸。
美軍只消三小時便擊敗機場內的伊軍,之後美軍坦克逐座建築物搜查,清剿伊軍殘餘部隊。戰鬥到周五早上七時半(本港時間周五中午十二時半),美軍工兵旅指揮官皮博迪說:「我們已控制機場。」
美軍是控制了機場八成地區和貴賓室大樓,跑道在戰事中完好無缺。拿下機場,美軍中央司令部在卡塔爾前線指揮總部的布魯克斯准將說,這是「通往伊拉克未來的閘門」。美軍還在機場內發現了一條隧道網,可通去約十公里外的底格里斯河。

沿途多次遭伊軍伏擊
這場機場攻奪戰未算激烈,美國傳媒的隨軍記者發回的報道都說,美軍沒有遇到伊軍頑抗,只有零星炮火。而路透社報道,美軍在爭奪機場一役殲敵三百二十人;法新社更報道,美軍俘虜了四十名特別共和國衞隊和特種部隊成員,美軍則有兩名士兵遭榴彈碎片割傷。第三步兵師第一旅指揮官格里姆斯利對於如此輕易就拿下戰略機場大惑不解,只能說:「這真是不可思議。」

但美軍向機場推進時,沿途多次遭伏擊,美軍坦克和「布雷德利」戰車發炮還擊,殲滅多名伊軍,摧毀數十枚防空炮和數十輛裝甲車和卡車。
路透社隨軍記者報道,有固守戰壕的伊拉克人跟美軍作戰,而美軍為向機場展開攻勢時,更狂射曳光彈,擊中一條村落,伊拉克官員指有八十三人死亡,超過一百二十人傷。路透社記者拉迪奇說:「我們在一間醫院看到一大堆死屍,大部份看來是軍人。」
也有一輛平民車在美軍一個哨站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殺死了三名美兵。這輛汽車停下來時,有一個孕婦站出來大叫,之後她和司機都炸死。

孕婦自殺彈殺3美兵
在美軍宣布機場易手後半小時,即本港時間下午一時,伊軍進行猛烈反撲。據隨軍的路透社記者貝克報道,在機場西南面二十公里,有伊軍向美軍進行自殺式襲擊,但美軍的「布雷德利」戰車發炮摧毀敵軍四輛T72坦克、一輛T62坦克和多輛汽車,但不消半小時便把約四十名伊軍殲滅。
第三步兵師第七騎兵團裝甲縱隊周五繼續向巴格達推進時,伊軍駕駛着全速前進的垃圾車、貨車和巴士,企圖撞向裝甲車,其中一輛相信滿載炸藥的巴士,撞落裝甲縱隊,但被坦克的履帶阻住。
躲在每輛垃圾車後的十二名伊軍,當接近美軍裝甲車隊時便開火攻擊美軍。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記者羅杰斯引述美軍官員說,他們架在垃圾車上的二十毫米大炮,根本無法與「布雷德利」戰車的大炮匹敵,只屬螳臂當車,美軍很快便將伊軍的車輛殲滅。
伊軍在機場未有部署重兵,但有消息指共和國衞隊已撤回巴格達,躲進民居,準備與美軍打巷戰。
法新社/路透社/CNN

美軍一名軍醫周四在巴格達市郊為一名伊拉克戰俘療傷。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