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越戰以後,美國軍方及不少研究軍事戰略的學者都認為,越戰失敗的其中一個最重要因素是詹森(LyndonJohnson)總統管的太多、太具體,不肯放手讓專業將領及軍人打好這一仗,甚至連美軍空襲甚麼目標詹森都要親自過問。在束縛重重、限制多多的情況下,美軍自然難以獲勝。
故此,他們建議在戰爭中政府或總統該與專業軍人之間有更明確的分工,總統及文職官員負責釐定戰爭的目標及整體策略,戰爭的具體執行方法及細節則由專業將領及軍人負責。他們認為這樣的安排可令專業軍人以最有效的方式作戰,並可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政治干擾。
這樣的想法表面看好像很合理,也得到很多軍人特別是高級將領的支持。但JohnsHopkinsUniversity的戰略研究專家EliotA.Cohen卻認為這樣的想法不僅太簡單化、也不切合新的國際政治環境。Cohen在去年出版的"SupremeCommand"一書中,引用了四位非常著名的戰時領袖包括南北戰爭中的美國總統林肯、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總理克雷孟梭(GeorgeClemenceau)、二次世界大戰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及以色列立國總理Ben-Gurion的事迹來說明戰爭不僅是軍事或武力上的角力,更涉及外交、政治、內政上考慮,故此不可能任由專業軍官放手大幹。
就以林肯為例,他不僅多次陣前易帥,更不斷派親信監視將領的日常行動,以確保他們不會偏離他的作戰計劃。此外,林肯一再否定高級將領的作戰計劃,包括命令格蘭將軍(GeneralUlyssesGrant),追擊李將軍(GeneralRobertLee)的南軍主力而放棄進攻南方的首都;對林肯來說,殲滅南方的頑抗能力及心態比佔領某個城市重要得多,而事實也證明在李將軍兵敗後,南方的抵抗便迅速瓦解。
邱吉爾、克雷孟梭等也經常就具體的戰略及作戰計劃作指示,而不是讓他們的元帥或將軍自把自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軍事行動能得到最大軍事、政治、外交以至心理效果。
在今次美國對伊拉克戰爭中也可看到美國政府特別是文人官員在戰略部署以至如何執行上都處於主導地位,有不少報道就指出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及他身邊的智囊幾乎全盤否決了專業軍官擬定的作戰計劃。更重要的是,他們密切監察戰場上的情況,確保軍隊按部署辦事,確保軍隊不會誤中某些重要目標或使用過度武力而令美國在外交上、在國際形象上受到損害。這些考慮對專業軍人來說並不重要,可對美國的中東政策、對伊拉克的戰後重整及重建卻極其重要。只要看到這點,就可明白戰爭實在不能讓將軍自把自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