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選擇性地透露有關下周發表的《世界經濟前瞻》(WorldEconomicOutlook)中部份內容,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國基會關注美英房地產市道熾熱情況會否引起泡沫,第二是歐洲企業負債率奇高,是經濟復甦的重要障礙云云。
國基會警告謂,從過往歷史走勢顯示,經濟萎縮隨之而來的便是地產市道崩潰,地產牛市終結後下跌幅度,通常不會少過25%,各中央銀行必須加緊注意銀行在這方面的信貸,以免造成災難。
事實上,美國房地產價格自96年至今升近30%,在低息環境下,儘管誘發不少置業意願或部份家庭拿房子去加按,但卻如聯儲局早前所指,因為所佔整體(房地產和信貸)市場之份額不算大,加上建築業已有放緩迹象,意味需求減弱,所以出現泡沫的機會不大。
反觀英國,全國建築協會(MBS)聲稱,英國3月份房屋價格比2月份上升1.9%,是去年11月以來錄得最大單月升幅,反映無論前景如何不明朗,但在按揭利率跌至48年最低水平引誘下,確實刺激愈來愈多以擁有自己房子為一生中最重要任務之一的英國人之購房意欲。然而英國房地產價格由94年至今已上升約70%,近期升勢依然強勁,不知whereisthelimit,連英倫銀行早前也按捺不住說正高度關注,難怪國基會如此緊張矣!
至於歐洲企業負債沉重之因由,其實與買屋又有何分別?單一貨幣的誕生碰上全球化的gimmick,又是否恍如超低息遇上心頭「好」,不執輸行頭幾稀矣!問題是利率一旦掉頭回升……!?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