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考驗高官智慧

  肺炎考驗高官智慧

非典型肺炎在香港有擴散迹象,多處地方出現了感染個案。根據衞生福利及食物局的最新數字,感染非典型肺炎的病人已突破五百人。市民人心惶惶,不止街頭巷尾戴口罩的市民逐漸多起來,而且市民談感冒色變,對那些當街當巷打噴嚏、咳嗽者避之大吉。比起數年前的禽流感和去年的登革熱症,這次市民顯得異常緊張。究其原因,與今次非典型肺炎源頭未明,傳播方式不清楚,尚未有即時有效的防治方法,及市民對政府的信心不足有關。相比之下,政府控制禽流感採用「殺雞」行動振奮人心,而登革熱症也是有迹可循的典型病例,這次非典型肺炎的爆發,人傳人的可怕性,便令到人人自危。
其實早在今年二月,廣東省已爆發非典型肺炎,當時曾引發一陣搶購白醋、板藍根熱潮。當時香港幸好能獨善其身,可惜的是港府未有及時啟動預防機制,及至肺炎爆發早期仍刻意低調。當然,港府一開始有低估形勢之嫌,另一方面也應怪廣東省方面對病情的消息發布拖延、封閉有關。直至現時,我們仍無法知道現在廣東省肺炎感染者的真正數目,反而,香港在這方面就做得較好,每天都有最新數字讓市民知道。說到肺炎的嚴重性,廣東省比香港一定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市民的驚慌程度,卻是香港領先,這說明香港傳媒發揮着較好的監督作用,以及政府施政的透明度。當今社會不但經濟全球化,病毒的擴散也不以地域為界限,當然,兩地政府的互相配合才是克服肺炎的致勝之道。

教育市民注意衞生
現在的問題是,隨時勢發展,本港市民似乎對非典型肺炎過份緊張、失措。肺炎固然可怕,生命固然珍貴,但是抗病毒應該用正途,找出病毒的源頭才能使市民不必整天捕風捉影、疑神疑鬼去防範於未知。「一人一口罩」只能算是權宜之計,一方面病毒防不勝防,即使把口罩從早戴到晚,誰又能擔保不會中招。當然,我們不是要封閉病情,只是政府應加強宣傳肺炎並非不治之症,教育市民要注意個人衞生,鍛煉體魄,得了病便迅速求醫。
政府的問責高官中有多人是醫生出身,包括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和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等,立法會議員中醫生者更多。現在非典型肺炎問題正是考驗眾多高官和議員專業知識和政治智慧的時候,希望他們不負市民重託,妥善且迅速地解決這次危機。

黃天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