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策略:對沖基金 生財有術

理財策略:對沖基金 生財有術

Natalie是一位時代女性,大學畢業後從事市場研究工作。在過去5年,她無論投資股票、股票期權、基金或外幣等均蒙受損失,所以她開始留意另類投資產品。近日,她看見報章刊登了一些有關對沖基金的廣告。她不明白對沖基金如何可以在跌市的時候仍能為投資者爭取回報,所以請教專業的財務策劃師。

雖然現時的經濟環境不如97年般理想,但事實上,無論經濟情況如何,總會有公司因虧損而結業,亦有公司開業或擴充,所以,現階段我們不能否定所有的投資機會。反之,我們應該仔細考慮自己的需要,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就Natalie的個案而言,在她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先行了解對沖基金的運作及風險。
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彈性較大,除了「長倉」外,基金經理也可以利用「短倉」作為投資策略。所謂「短倉」,就是基金經理認為某股票的股價可能下跌時,便先行向經紀借入股票在市場沽空,並在股票價格下跌後購回並歸還予經紀,從而賺取差價;相反,若該股票價格上升,此種投資策略便會招致損失。在現時的經濟環境中,基金經理便可以利用沽空策略,在跌市中取得正回報。

善用衍生工具
此外,對沖基金經理也可使用「衍生工具」﹙Derivatives﹚以減低其投資風險。衍生工具包括:
1. 股票期權﹙stockoption﹚
股票期權賦予買家權利,在未來指定的日期或之前以既定的價格購入股票。透過股票期權,基金經理可在股票價格上升時行使其權利,以既定的價格購入股票或沽出該期權合約獲利。反之,若基金經理認為市況向下,他便可使用認沽期權以減低現有投資的風險,或直接投資於認沽期權,以便在市況下調時獲利。

2. 掉期﹙swap﹚
掉期是指交易雙方同意於未來指定的期間內交換某種資產,較常見的是貨幣掉期和利率掉期。貨幣掉期是指交易雙方同意於指定時間內交換他們原有的貨幣,而此種交易可以為基金經理減低投資風險。例如基金經理看好某一外幣的股票,但看淡該外幣,他便可以透過貨幣掉期,換來該外幣進行投資,而不必直接投資於該外幣,減低了滙率風險。但他必須在指定的期限內沽出該股票,或使用別的途徑騰出該外幣,以完成掉期合約。
與貨幣掉期不同的是,利率掉期不牽涉本金交換。交易雙方同意於未來指定的期間內,交換由同一貨幣所做成之現金流﹙cashflow﹚或利息﹙interest﹚。利率掉期可助基金經理減低利率風險。例如,基金經理持有大量現金並認為利率將持續下降,他可以透過利率掉期,在未來指定的期間內,向交易的另一方收取固定的利息,並支付浮動的利息給對方。若利率下跌,基金經理的固定利息收入將不受影響,而同時其浮動的利息開支將會下降,從而保持其利息收入;但若利率向上調整,基金經理便要支付較大的利息開支。

3. 槓桿(leverage)
槓桿基本上是一種借貸。透過槓桿,基金經理可把基金所管理的資產加大,並超出基金的實際價值,但與此同時,基金的負債比率也相應地提高。因此,基金的槓桿比例愈高,其潛在回報及風險也愈大。
對沖基金給予基金經理較大的彈性,其投資策略靈活多變,可以在逆境中錄得正回報。但亦正因如此,一般的對沖基金將較傳統的基金進取,風險亦難免較大,而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對對沖基金的表現也有較大的影響。投資者在決定投資對沖基金前,必須了解清楚有關風險,並請教專業人士。

(本文資料不應被視為建議或推銷本文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及項目。投資附帶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請參閱個別投資產品及項目的銷售說明書及資料概覽文件以便獲取有關資料。本公司並不保證本文內容是否完整,如對本文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