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日匯呈強 不利經濟

國際視野:日匯呈強 不利經濟

日本央行剛發表的「短觀」經濟調查報告反映廠商對前景多持悲觀態度,原因是製造商憂慮伊拉克戰爭將加深打擊全球經濟,削弱需求,加上日股持續下滑,銀行信貸緊縮,內部消費疲弱等不利因素所致。
根據一項統計,日本貨品佔全球總出口之百分比在過去10年一直下降,由93年的10%滑落至去年的6.6%,箇中原因,除部份市場被中國及鄰近國家所奪,以及近年全球需求放緩外,筆者認為主要是日圓滙價相對過強所造成。
強日滙不但令包括工資在內之生產成本高居不下,從而削弱貨品出口競爭力,對外資直接投資(FDI)日本亦構成某程度影響,「生水」流入減少之餘,反而誘發日本商家和廠家偏向海外投資,正是滾水淥豬腸──兩頭縮,失業率又哪有不攀升之理,無工開或職位朝不保夕之恐懼,消費自然萎縮,惡性循環,通縮肆虐實可以理解。

無法解決通縮問題
儘管日本政府過去曾多次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配合日本央行積極放寬貨幣政策,短期利率已被推低至接近零,貨幣供應大量增加,經濟依然毫無起色,銀行體系更搖搖欲墜,要緝拿元兇,非「通縮」這頭怪獸莫屬,相信日本朝野都心中有「獸」吧!
既然知道病源所在,為何不徹底加以醫治?是獸性兇殘,束手無策,抑或被縛手縛腳,絕招無法使出?以日本師承美國,在處理經濟問題應不會束手無策,反而被(美國)縛手縛腳之推測看似較合邏輯,不然為何央行不設通脹目標;「府」、「行」之間不能達致共識,將日圓(兌美元)貶值至160或以上水平?政治影響經濟,莫此為甚!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