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國疫情真已受控制嗎? - 盧峯

蘋論:中國疫情真已受控制嗎? - 盧峯

在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下,中國政府終於願意面對非典型肺炎在國內擴散的問題,一方面公布病例的數字,另一方面則讓世界衞生組織專家到廣東省作實地考察。只可惜中國官員對非典型肺炎的疫情依然沒有足夠的重視,依然希望把危機淡化,並強調疫情已受控制。我們認為這樣的態度不僅不利於國際合作共同對抗非典型肺炎疫潮,更將令中國成為新病毒、新疫症爆發的高危地區。

真實數字可能更多
首先應該看到,中國的非典型肺炎情況根本不像衞生部官員所說那樣受到控制。就以剛公布的病例數目為例,三月份的新個案就高達三百六十多宗,其中絕大部份都在廣東省出現。要知道第一宗個案在去年十一月出現,到現在疫情已經歷超過四個月,個案數目依然超過三百宗,從這樣的數據看來,怎能說疫情已受到控制呢?更何況中國的統計數據經常有很多「水份」,甚至有按政治需要調整的惡例;再加上內地有不少醫院的化驗、研究設備有限,未必能準確把這種由新病毒引發的病例分出來,結果是病例的實際數目極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更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怎能說疫情已受到控制呢?
我們希望中國政府明白,在中國出現新病毒、爆發新疫情並不是甚麼丟臉的事情,也不是因為中國的公共衞生情況轉壞了,而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太快了,大量新增的流動人口及迅速增加的人流量為新病毒、病毒變異及傳播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只要翻看病毒傳播及變異的歷史,就可以知道不少新病毒、新疫潮都跟人類的經濟發展步伐有密切關係。
例如被稱為世紀絕症的愛滋病,根據病毒學家的研究,有關的病毒其實很早就在非洲某些村落出現,然而隨着非洲的都市化,病毒便隨着運貨的車隊、隨着在公路旁出賣肉體的妓女走出非洲的村落,然後隨着旅客及船員等走出非洲,傳遍世界。
中國的經濟特別是華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只有比非洲更快、更厲害,從農村走向城市的人口更是大的驚人。

中央應該充份合作
這樣下來,一些原來只在個別鄉村地區存在的病毒便會隨着人流進入大城市,並且為了生存而變得更具傳染性、更有殺傷力。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華南地區出現新病毒、新疫潮便絕不是甚麼奇怪的事。因此,中國政府及官員該做的並不是繼續淡化事件或諸多隱瞞,而是充份跟世衞組織合作,讓世衞的專家有機會全面調查疫情。只有這樣才能讓全球各地的醫護專家更了解非典型肺炎的種種情況,才能讓全球各地能制訂更有效的方法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