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立法會議員 鄭家富
非典型肺炎鬧得沸沸揚揚,現時全港市民已與政府同心對抗這項世紀疫症。此次事件,雖然政府的處理方法未盡完善,但是在發放感染的個案數目上,起碼並無隱瞞,在追查本港的病毒源頭上,也有真確的交代。
正因為香港的資訊高度流通,傳媒在報道官方消息之餘,還鍥而不捨地發掘出更多新聞,所以市民可採取較理性措施,預先作出防範,或不讓子女上課,或戴上口罩以防感染,甚或有些懷疑受感染者,自我隔離以免旁人染恙。筆者相信,這等措施或多或少有助減少病毒的傳播機會。
可惜,珍貴的言論及資訊自由,在中國官員眼中,卻犯上了十惡不赦的彌天大罪。前數天,前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還數落廣泛的肺炎報道,說會嚇跑外國投資者,甚至認為至少要有五十萬人染病入院,情況才算「嚴重」。
對於這種言論,筆者只能以「歎為觀止」來形容,龍永圖看待非典型肺炎的觀點,正正是中方官員的典型思維,就是把一切可能破壞國家地區形象的負面消息,統統封殺,傳媒必須要唱好,要完全反映官方觀點。人命?只是草芥而已。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落伍過時,是妨礙國家進步的最主要原因。在充裕的資訊下,香港市民已知道疫情有多嚴重,外國政府也可藉此採取有效方法,防止疫症在全球進一步擴散。在世紀疫症面前,生命絕對比形象重要。
可惜中方官員的態度卻令筆者深感憂慮,世衞組織已指出內地所發生的非典型肺炎與亞洲地區屬同一類別,但內地疫情有多嚴重,內地採用了哪些方法對付,在資訊被重重封鎖下,相信內地的市民、旅客以及投資者統統不會具體掌握,於是小道消息傳個不停,內地有親戚的港人已被告知不要回大陸,本港烽煙節目亦收到內地居民電話,從個人所見訴說內地有多恐慌。亦真亦假的消息在內地社會中流傳,在表面安定下,社會民情只是更加不穩。尤其可慮的是,由於兩地人流高度互通,如果內地政府再不以透明的方式控制疫情及向公眾具體交代,特區政府怎樣努力控制,也只會事倍功半。
筆者在此謹忠告龍先生一句,本港及外來投資者不會懼怕本港的疫情,本地消費市道或受一時影響,待疫症過後,市面將很快恢復過來。他們怕只怕中方的家長式思維,將一切不利消息封鎖、禁止、關閉及淡化,最終讓社會付出更龐大的代價,待禍及社區、波及香港、殃及全球時,中國政府的形象就會在投資者的心目中,跌進最深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