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牛頭角淘大花園居民集體感染非典型肺炎,據了解當中包括兩名孕婦,當中一人懷孕不足三十周,未能決定是否剖腹生產,由於治療非典型肺炎藥物可能影響胎兒安全,導致嬰兒畸形,如何妥善處理令母嬰平安,避免胎死腹中,令院方費煞思量。
據本報了解,在近百名證實受感染在觀塘聯合醫院留醫的淘大花園居民中,包括兩名分別懷孕三十多周及約二十八周的孕婦,由於治療非典型肺炎的藥物三氮唑核 (Ribavirin,前稱利巴偉林)可能令胎兒畸形,而兩孕婦病情隨時惡化,影響肺部功能或致出現胎死腹中危險,故院方一直不敢用藥,陷於兩難之間。
聯合醫院提出,若兩名孕婦同意剖腹生產,可轉送到專責醫療非典型肺炎病人的瑪嘉烈醫院生產,消息透露由於胎兒逾三十個星期已可生產,故其中一名已懷孕三十多星期的孕婦已同意簽紙,另一名則擔心胎兒安全猶豫未決,考慮觀察多一個星期,待胎兒更穩定才作決定。
早前東區醫院接收了一名不幸感染病毒的孕婦,幾經考慮下,終決定先剖腹搶救胎兒,才用藥為母親治療,惟目前仍未確定病毒對初生嬰兒造成多大傷害,亦不確定病毒會否透過母體傳予胎兒。
瑪嘉烈醫院發言人表示,該院並非拒收這兩名孕婦,但要先為產房加裝防止病毒感染設施,據了解該院已選定一間產房為感染非典型肺炎的孕婦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