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軍迎戰 導彈亂射

伊軍迎戰 導彈亂射

巴格達外圍的「紅色死線」被聯軍闖過、伊軍將領投降、伊拉克人向聯軍通風報信,種種對伊軍不利的消息紛至,連向科威特射導彈,也被英軍嘲為盲目亂射,不禁令人懷疑侯賽因或已窮途末路。在巴士拉負隅頑抗的伊軍,多日來向科威特發射了三枚中國製「海鷹二型」反艦導彈,但未有造成任何傷亡及財物損毀。

關導航儀 英軍嘲亂射
英軍一名下士表示,這種導彈「比飛毛腿導彈小得多,無法改裝成攜載生化核彈彈頭」,更不會威脅科威特,因為伊軍為了逃避美軍的雷達追蹤,被迫關掉導彈上的導航雷達,並故意射低,大大縮短了導彈射程。
他形容此舉「等於盲目發射,只是一種滋擾,伊拉克人看來寄望幸運之神眷顧擊中目標」。
不過,聯軍發言人表示不可輕視「海鷹二型」。他未有進一步解釋,但相信與導彈的性能有關。這種導彈發射後,毋須地面制導和控制,令發射地點不致被敵人偵察,而且導彈具有超低空突防和抗干擾能力,對聯軍始終有一定威脅。

平民報信 聯軍撿武器
聯軍開戰以來,首次在巴士拉和納西里耶獲居民歡迎,甚至有納杰夫居民向聯軍提供情報,讓聯軍搜獲二千六百枚迫擊炮和一千五百支AK47步槍。
不過,說侯賽因政權快完結,還是言之尚早。伊拉克人心裏害怕侯賽因,但侯賽因一日不倒,他們始終不敢公然反抗,以免遭秋後算帳,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的教訓,對他們仍記憶猶新。首都巴格達居民的取向對侯賽因政權存亡起着關鍵作用。美軍多次濫炸民居,已激起他們的反美情緒,對他們來說,反美可能比倒侯來得重要。

海鷹二型反艦導彈
‧中國製,於70年代以蘇聯冥河導彈為藍圖
‧射程達95公里
‧彈頭重513公斤
‧由戰艦及卡車發射,能在末段作超低空飛行
英國《每日電訊報》/《今日美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