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人誌:<br>福建菜館靠同鄉撐住

飲食人誌:
福建菜館靠同鄉撐住

地方小館子,總有一種大酒樓沒有的親切感,這個賣着老闆家鄉菜的小館,由老闆、夥計以至廚房師傅全部清一色的是福建人,縱使現時市道很差,但仍有一班同鄉鼎力支持,他們除了身體力行來幫襯,為的就是可以試到福建住家菜。
記者:謝翠玲
攝影:楊錦文

聽老闆曾先生講,由六十年代開始,移居來香港的福建人,有很多都是住在北角區。曾先生在香港住了這麼多年,平日在家中,他媽媽仍是以家鄉菜作主餐,所以他也習慣了吃福建菜,可是當要外出吃飯時,他才發現到,原來香港雖然多福建人,可是要找一家真正有家鄉福建菜那種濃、香的風味餐館,確實很難。

失業後搞家鄉菜發圍
曾先生雖然不懂自己煮福建菜,但亦將自己最愛的家鄉菜變成自己的生意。話說大約四年多前,曾先生剛好失業(失業原來也可以變為一個創業機會),當時的曾先生便想做點小生意,想到自己最愛的家鄉菜,在街上都不是有太多地方可以食得到,於是便決意開一家賣家鄉菜的小店。

將屋企菜搬入舖頭
但要賣福建菜,曾先生又碰上一個困難了,究竟要到哪裏找個福建菜師傅呢?輾轉間終於找到會煮家鄉菜的同鄉。開始的時候,賣的都是曾先生跟夥計們從小至大在家鄉吃過的菜式,有家常菜,也有其他菜式如只有餐館中才吃到的土笋凍,但仍以家庭式做藍本,蔡瀾也曾到來試過這裏的清湯牛排,還一口氣食了幾碗!

福建同鄉雞同鴨講
店舖開張,來幫襯的主要都是以住在附近的福建人為主,然後口碑相傳,也就有更多其他客人前來,由本地人以至台灣人,連在附近工作的日本人也很喜歡來這裏吃東西,問老闆原因,原來是日本人覺得福建菜某些菜式的味道跟台灣菜很像,所以便很喜歡到來了。
原本對福建菜沒概念的我,試過其中的菜式,也覺得跟台灣菜有點相似,不過說到最捧場的還是同鄉,所以一走進店便可以聽到幾乎每枱客人都是以福建話交談。曾先生說沒想到自己的店舖竟成了同鄉聚腳地!不過好笑的是,因為在福建省內流通的語言其實也有很多種,所以有時候他也會碰到跟同鄉雞同鴨講的場面!不過夥計跟老闆都懂得說廣東話,大家可以放心點菜!

豬頸肉好酥脆
家鄉炸醋肉熟客必嗌$38

記者試食:老闆說這是每枱客人都幾乎會點選。以番薯粉包裹表面,再炸香透的豬頸肉,吃起來有我最愛的台式炸排骨的風味,酥酥脆脆,又不似吉列炸衣般厚重,很香口開胃,送啤酒最正!

雜錦炒麵即係蠔仔海鮮燜麵$25
記者試食:有蠔仔和其他多種海鮮和材料做的炒麵,其實正式應該叫燜麵比較貼切,因為一上桌的時候,我便見到麵條都浸在汁料中,以為稠稠的汁是打芡的,原來是麵條煮起便會有這效果,吃來濕濕的,不會乾涸。

土笋凍原來係福建沙蟲$10/2件
記者試食:土笋凍的名字漂亮,原來裏面一條條的東西是由福建運來的沙蟲!老闆說,這個是福建很普遍的小食,幾乎是同鄉客人都會點選的菜式,其實這個土笋凍單食入口只有滑滑涼涼,沒有特別味道,要點上特製蒜茸醋同食才正!

同鄉食評

閩南小食館
地址:北角錦屏街25號
電話:28072168
營業時間:早上11點至凌晨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