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大決戰的前哨戰周一終於開打,美軍中央司令部一名高官揚言:「我們準備好付出十分高昂的代價,我們會竭力鏟除侯賽因政權。如果那意味有大量人命傷亡,那就有大量傷亡吧……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我們都有過一千人陣亡的晚上。」美軍是決意跟伊軍打一場殊死大戰,不惜以二戰的大死傷代價,打下巴格達。
周一和周二,美軍一小批先頭部隊已推進至巴格達外的「死亡紅線」,但越界後未見伊軍施放生化武器。其他部隊則在巴格達外圍四個城鎮,跟伊軍最精銳的共和國衞隊打起巴格達攻防大戰的前哨戰,戰況激烈,跟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在千萬里外說,愈近巴格達愈危險。
前哨戰中,卡爾巴拉(Karbala)的戰況最激烈,美軍第三步兵師跟伊軍共和國衞隊、後備軍「薩達姆戰士」敢死隊,在一條公路上激戰四十八小時,最後一百名伊軍被殲滅,美軍三傷,其中一人危殆。美軍周二說,擒獲了一名伊軍將領,從他身上可獲得很有價值的情報。
在希拉(al-Hillah),伊軍用坦克、迫擊炮和火箭榴彈炮攻擊美軍第七裝甲團,美軍在空中炮火支援下還擊,重創伊軍。由希拉通往伊瑪目艾尤布(ImamAiyub)的沿途,盡是被炮轟後起火的伊軍車輛。美軍說有很多伊軍被殺,一名美軍在這一役中陣亡,但有十一名平民被殺。
希拉以西三十二公里的欣迪耶(Hindiyah),位於卡爾巴拉和巴比倫古城遺址之間,第三步兵師就在這裏跟伊軍共和國衞隊交鋒,至少三十五名伊軍被殺,數十名伊軍被俘。美軍指在戰役期間,伊軍爭奪據點時,有婦孺擋在路上,可能是伊軍的人肉盾。
在古巴比倫遺址附近的幼發拉底河兩岸爆發的前哨戰,美國海軍陸戰隊與伊軍爆發激戰,多達三十五名伊軍被殺。
四處激戰,美軍據說殲敵至少一百七十人。美軍消息人士說,這些戰事是為了試探伊軍虛實,目的是要「找出敵軍何處駐兵最強,何處較弱」,然後切斷他們跟共和國衞隊大軍的聯繫,逐個擊破。
不過,伊軍共和國衞隊相信精兵還未盡出,有消息指他們正調動五個旅前赴卡爾巴拉增援,給麥地那師助戰。美軍更急欲鏟除在納杰夫(Najaf)和伊中阻擋聯軍進軍巴格達的「攔路虎」,好讓美軍援兵和補給車隊可盡快運抵前線。
美軍一○一空降師周一和周三出動大批「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清剿匿藏在納杰夫的「薩達姆戰士」,激戰一天終於摧毀一整個營的伊軍和大批S60防空大炮,但美軍也至少有八架「阿帕奇」嚴重損毀。在卡塔爾的美軍中央司令部准將布魯克斯說:「我們殺到了。侯賽因政權在哪裏,我們就殺到哪裏。」
不過,巴格達攻防戰必定是苦戰,愈打愈艱難。單是天氣,氣象學家預測,巴格達的氣溫日內會升至攝至三十三至三十九度,美軍可能酷熱難抵,分析家估計美軍可能改變戰術,改打夜戰。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