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鄰近地域新挑戰

擴大鄰近地域新挑戰

周八駿

不久前,國務院批准撤銷廣東省惠陽市,將之作為一個區而併入惠州市,使惠州面積由419平方公里擴大逾五倍至2,670平方公里。幾乎同時,廣東省汕頭市區面積也由310平方公里擴大逾五倍至1,954平方公里。這一切,都是為使有關城市擁有更大得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空間。
深圳市政府也已正式要求撤銷「二線」,以便經濟特區跟深圳市其他部份完全融合。深圳經濟特區面積327.5平方公里,約佔深圳市面積2,020平方公里的百分之十六。
一九八○年,鑒於市場導向的改革開放試點具政治風險,將經濟特區面積控制在較小範圍是適當的。為此,特區設立邊防檢查站。與香港的邊界簡稱「一線」,與非特區的分界簡稱「二線」。二十三年後,全中國已普遍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二線」成了深圳市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深圳的宏圖不止於2,020平方公里面積,能否將鄰近縣市歸入其行政區域固然存疑,但可以肯定她欲積極擴大其經濟功能並輻射周邊地區。

充份發展本地潛能
面對鄰近香港的這些城市紛紛擴大行政區域或積極謀求向外發展,香港不能無動於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面積為1,101平方公里,比半個深圳市略大一點,比擴大後的惠州更小,也不如擴大後的汕頭。在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中,香港的面積不居前列。在國際競爭愈益表現為經濟區域間綜合實力競爭的新形勢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決定與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拓展經濟一體化,是正確的戰略選擇。惟此,香港才可能在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中繼續佔有重要位置。
香港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卻因為歷史因素而擁有自己的邊界,將其1,101平方公里土地自成一體。深圳的「二線」不難撤銷。香港與深圳不難實現二十四小時全面通關,也不難實施「一地兩檢」。但是,《基本法》規定「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使香港與內地的「邊界」難以在二○四七年前拆除。
香港在規劃珠三角經濟區時,不能期望兩地經濟在可預期未來實現無邊界一體化。中央政府可以批准內地城市擴大行政區域增加面積來支持其經濟和社會發展。但是,受制於「一國兩制」,很難指望中央政府劃撥鄰近地區以擴大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來支持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因此,香港既必須以珠三角為腹地來彌補本地面積之不足,又必須充份開發本地有限面積之潛能來加快經濟轉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