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政府行事倉卒<br>港交所轟專家報告

批評政府行事倉卒
港交所轟專家報告

【本報訊】港交所(388)與港府就上市審批權的角力白熱化。該所主席李業廣以全體董事會名義致函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反對政府在未經公眾諮詢的情況下倉卒行事,將上市審批權轉交證監會,認為將來審批機構可能偏重市場監控多於促進增長,會嚴重損害本港證券市場的競爭力。

李氏在信件內又狠批三層架構檢討專家小組報告,指內容充滿漏洞,完全漠視港交所提交的意見,港交所強烈促請政府仔細考慮落實報告建議帶來的影響,希望在落實改革前先行探討其他方案。李業廣始終認為,港交所提出以附屬公司執行上市審批職能的建議可行,但未獲小組詳細考慮。

8委任董事一致行動
今次包括8名政府委任董事一致質疑梁錦松決定的做法並不尋常,由於本月中董事會將改選,市場人士認為,該8名董事以不再獲連任作賭注,事件可能要交由特首董建華裁決。
專家小組於上月21日向政府提交報告當日,梁錦松隨即表示會落實報告建議內容,在18個月內將港交所的上市審批權轉交證監會。不過,李業廣以措詞強烈的函件對此決定表示質疑。他認為,港府在缺乏透徹分析及公眾諮詢的情況下貿然行事,徹底改變一套行之有效逾12年的監管制度,該所「不勝擔憂」,認為有違法治精神及既有做法,而且「目前並無甚麼危機足以支持政府倉卒行事」。
李業廣認為,報告建議不能解決利益衝突問題,因為將上市審批權轉交證監會,會令證監集大權於一身,包括制訂規則、執法、檢控及裁決,在缺乏制衡下,他對如何維持其公信力感到懷疑。他表示,報告「似乎假設證監會較港交所更能處理有關問題」,可自動提升上市審批效能及除去市場中表現欠佳公司,但港交所對此極表懷疑。

集資優勢拱手送對手
李氏又質疑,報告建議不會對上市公司成本或港交所盈利造成影響的說法,指報告對此並無分析,但港交所須顧及股東利益,故董事會非常關注。
另外,李業廣指出,報告令人覺得香港市場不應歡迎中小型民企來港上市,但他並不相信極力阻止這些公司來港上市是符合香港利益,「那只等同大開中門,讓那些原是我們競爭對手的交易所,逐漸奪去香港作為內地公司籌集國際資金主要市場的地位」。
他認為報告多次貶低小型公司,只關注全球性投資銀行,似乎認為「唯一值得上市的公司,是全球性投資銀行願意保薦的公司」,這有違資本市場的目的。
對於報告質疑創業板公司表現,李氏認為問題不在於該些公司沒有披露,「那必須隨而改變的,應為有關的標準,而非執行管理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