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分析非典型肺炎在淘大花園E座擴散的情況後有驚人發現,估計E座全部七百多名居民,可能全數已受病毒感染。當局計劃向E座未發病的居民提供治療非典型肺炎的特效藥,但由於藥物會影響胎兒,服用者要避孕半年,因此這些已離開家園的居民,要自行決定是否服用特效藥。 記者:陳沛敏
【本報訊】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晚在記者會上透露,由於造成淘大花園E座爆發大規模非典型肺炎疫症的病源為一名要洗腎的腎病病人,其糞便及尿液帶有大量病毒,極可能透過大廈的公共設施廣泛散播,在所有居民遷到兩個度假村後,專家將入屋作深入調查,以解開傳播途徑之謎。
他指出,至今淘大花園已有二百三十七名居民染非典型肺炎,其中超過一半,即一百二十一人來自E座,現已追查到疫症是一名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腎病病人,到E座一個七號單位探望其兄弟後,開始在E座爆發,再蔓延至其他座數。
他解釋,由於腎病病人免疫力低,體內帶有大量的病毒,其糞便、尿液和眼淚等分泌物都含有病毒,容易污染周圍環境,相信是經由公共設施,造成今次不尋常的大規模感染,當局會調查大廈內所有設施,包括污水渠。他強調,至今只有證據顯示病毒以飛沫及分泌物傳播,但未能證實可經空氣傳播。
由於相信E座所有的七百多名居民已受感染,當局決定向他們提供預防非典型肺炎的特效藥,他們只要服用兩個星期,治愈率達百分之九十五,惟藥物會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亡,懷孕婦女不宜服用,服用者也要避孕半年,因此居民要自行決定是否服用。
對於當局估計污水渠可能是散播病毒的途徑,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回應時指出,若污水渠淤塞或其他原因,導致廁所水回流,市民應把廁所蓋好才沖廁,減少因水花濺起而中招的可能,並可將一份漂白水用四十九份水稀釋,清洗廁所。他解釋,若大廈內有患者、廁所污水渠淤塞的住戶,如擔心經廁所污水回流而受到感染,應考慮上述預防措施。
另一方面,立法會議員陳鑑林指出,淘大花園的疫情確出現輻射蔓延迹象,據他所知,淘大花園隔鄰的利基大廈B座及D座已出現兩宗證實感染個案,淘大對面的牛頭角下邨十四座則有一宗懷疑個案,令附近的居民非常擔憂。他建議,當局應採取果斷措施,一併隔離所有病患者的家屬。
在非典型肺炎襲港下,傳言滿天飛。一名隸屬東九龍總區的陳姓高級督察撰寫的電郵近日被廣泛流傳,電郵指警方已確認非典型肺炎在淘大花園散播的原因,是因為一名任職威院的護士家中污水渠滲漏,其他居民經過大廈正門時沾到地上的污水,將病毒帶返各自的單位。
不過,該名督察昨日接受查詢時解釋,這原是他給朋友的電郵,內容是他從上級處得知衞生署正調查污水渠傳播的可能性,但沒有提及有人的單位喉管滲漏,警方更沒有參與調查事件,懷疑郵件經人改頭換面廣泛流傳。由於電郵附有他的電話號碼,昨日他接到不少電話查詢。
另外,各部門人員昨日在淘大花園E座,抽取各種樣本化驗,以找出非典型肺炎病毒傳播途徑,工作人員為防被感染都穿上全套保護袍,甚至穿着防生化衣服,在天台抽取空氣樣本。
水務署人員昨到大廈水箱及單位,抽取食水樣本。另外,機電工程署及環保署的人員,更穿着全套防生化衣服,在天井位置、抽風系統等地方,抽取多個空氣樣本,封存後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