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到幾個旺區走走,算是體驗一下,總勝過閉門造車自己嚇自己,人流是減了,但並不是想像中的冷清。令筆者更擔心的是口罩的普及度,以筆者粗略估計,途人使用率約5成而已。
一向認為今次疫症的傳染力,是被一般人高估,否則患病人數一定更遠超目前,如果人人自覺提高戒備,進一步降低感染的機會,以市面氣氛在上周四開始轉恐慌,再加潛伏期7至10天計,個案增長率原有望在本周末下周初放緩下來,可惜政府並無行政手段規定使用口罩,仍有這麼多愛自由信自己膽博膽之輩,因此未必可以如願在短期控制下來,達到穩定人心效果。
政府很明顯進退失據,現時疫症效應已擴散至經濟層面,更令人擔心是令投資者及商家心灰意冷,原先一路勸誡自己不要太恐慌,下周初才認真評估形勢,但以目前發展,未敢太樂觀,無怪乎昨日已出現較大規模的恐慌性拋售。
本來危機是入市時機,不過成交剛見增加,應該仍有一段日子要捱,筆者頂多按兵不動。仍有戰意的投資者,策略不外兩個,第一是在未來一兩日兵荒馬亂中低吸業務不太受今次事件影響的大股,最好代表是中國移動(941);第二着是反過來博業務受創的焦點股份,希望事件有緩和迹象時,技術反彈力度會較強,筆者近日戰意不濃,所以也沒有太好的建議。
昨日另一教訓是威鋮(1002)公布業績後的暴跌,主要是邊際利潤下降及新業務令成本大增,表面甚差,卻是仍算情有可原,不過筆者覺得還是應該忍痛止蝕。透明度太低,投資者期望管理又做得欠佳,而且目前平貨遍地,換馬有不少既平又相對安全的選擇。威鋮母公司在大馬上市多時,表現也尚且如此,新股實在很難叫人有信心去博,經此一役後筆者也有極大戒心,最大問題是買中兩三隻如德林(1126)的股份,也不足以彌補看錯一隻股份的損失。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