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銷量管理街市 搞研究令人稱奇<br>五億顧問費公帑疑白花

肉類銷量管理街市 搞研究令人稱奇
五億顧問費公帑疑白花

【本報訊】政府近年事無大小都進行顧問研究,在○一至○四年三個財政年度共花費近五億元公帑進行三百多項顧問研究,前綫召集人劉慧卿和立法會議員何秀蘭質疑部份研究是否物有所值,現時完全沒有機制作出評估。 記者:陳廣慧

前綫分析政府近年的顧問研究開支後,發現近五億元的顧問費共三百零六項研究,其中有一百二十個項目仍在進行;若以決策局分類,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的顧問研究支出最多,達七千多萬元(見表),政制事務局最少,三年只用了二百多萬元。
事實上,政府部門進行的顧問研究涉及內容甚廣,其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花費近三百萬元研究建築署和政府化驗所的業務;為中區警署樓群擬訂文物旅遊發展概念,也用了百多萬元。即使是研究街市運作和管理也花了二百多萬元。另外,衞生福利及食物局研究香港肉類消耗量等也令人感到奇怪。

23條立法草草諮詢
前綫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指出,旅遊發展局其中一個計劃進行的顧問研究,竟是看看未來四年,該局有何策略和研究進行,她估計四年之內旅發局也會有其他研究進行,如個別國籍的旅客期望等,結果內容或會重叠,浪費公帑。
何秀蘭稱,政府今年花在顧問研究方面的費用為一億三千多萬元,較○一至○二年的逾二億元,以及○二至○三年的一億五千多萬元少:「政府似乎已經冇咁大使,但係大家依然唔知啲錢使咗去邊。」
前綫召集人劉慧卿則質疑政府偏私,處理具爭議性的政策如《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高官問責制、智能身份證等卻拒絕外聘研究,其實早有預設立場,諮詢工作只是門面功夫。
她又更指政府有時以顧問研究作為拖延面對公眾的伎倆,更擔心顧問研究令問責制被架空:「出咗乜嘢事,政府會話自己都係聽取顧問意見,結果佢(政府)就唔係問責,顧問收咗錢之後,更加唔關佢(顧問)事。」
根據前綫的資料,香港大學及其附屬機構是政府聘用得最多的顧問,最少有十九項研究由其負責,其次為市場策略研究中心和羅兵咸永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