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開戰已進入第二周,能否速戰速決仍是未知之數,但無論戰爭拖延多久,總有結束的一天。戰後經濟和股市能否有起色,市場意見不一。股市若升,究竟捕捉哪類股份較佳?若股市不升反跌,投資者又應如何部署? 記者:袁國守
回顧歷史,每次大型戰事結束後,經濟都會轉佳,股市亦多數趨升。然而,歷史不一定重複。有意見認為,即使美伊打完仗,股市也不會向好,故不宜沾手股票。
敦沛金融資料研究部高級經理溫灼培便持這種看法。「市場主要有兩派看法,有人估計戰後美國經濟將轉好,原因包括投資意欲將轉佳、油價下調及美國企業將取得產油相關合約等。但另一看法則認為,美國財赤高達2300億美元,加上預期軍費及重建伊拉克的開支達1200億美元,總數將佔去02年美國GDP的3.7%,這將拖累美國經濟。」
他認為,現時美國股市的市盈率仍然偏高(達28至29倍),美股及美元將呈弱勢,港股也會受到拖累,因此不宜沾手股票。至於債券,由於減息空間有限,美國又有機會大量發債,令債券價格有下調壓力,故最佳的資金出路仍是投向高息貨幣,例如澳元和紐西蘭元。
「相信大部份外幣也有機會升值,而澳元和新西蘭元的息率分別達4.75厘和5.75厘,極具吸引力。最佳的買入時刻是當美軍進入巴格達,美市反彈而外幣價格回落之際。澳元和紐元可分別於58及54美仙吸納,目標價看61及59美仙。」
不過,倘若相信戰後大市將轉好,股票或股票基金自然是投資首選。浩邦理財董事梁彥穎表示:「如果美伊戰事短期內結束,股市當然會轉好,若美國經濟復甦,依賴出口的南韓經濟將會受惠,故不妨留意美國股票基金和南韓股票基金。」
「不過,如果等到戰事完結後才買入,將有機會『摸頂』,因此,若是短線投資,現時便要吸納,而長線投資者則宜分段買入。假若戰事拖延,投資者便不應入市,因股價往後可能更廉宜。在這情況下,短炒者可買入能源基金和黃金基金博反彈。」他續稱。
此外,梁彥穎建議投資者可考慮對沖基金,尋求絕對回報。至於債券如歐元債券方面,他認為現時波幅較大,若戰事短期內完結,其價格將下調,歐元滙價亦難免回落。
東泰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鄧聲興則認為,雖然戰事結束後,消除了一項不明朗因素,股市將會好轉,但市場對經濟前景仍感憂慮,因此宜購入派息率較高的股份。
「例如恒生銀行(011)的息率達6厘多,若經濟轉好,它的貸款業務將增長理想,股價可因而向上。新鴻基地產(016)因派息比率有所提高,加上現時股價折讓較大,市況轉好時,其股價亦應會顯著反彈。此外,戰後(市場)將憧憬美國經濟復甦,利豐(494)和德昌電機(179)均可直接受惠。」他提醒投資者,若然戰事拖延超過1至2個月,股市未必反彈,到時便需重新部署投資策略。
美伊戰事何時了?每一名投資者也想知道。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這要視乎美國政府定下甚麼目標。「如果要捉拿侯賽因,建立新政權,戰事可能拖延下去。但如果只是想除去他的大殺傷力武器,1個月後美國大可撤回地面部隊,之後再作零星的遠距離轟炸。」
根據布殊最新的言論,他估計美國在1個月後撤回地面部隊的機會較大,因為4月後中東的氣溫高達41度,不利美軍作戰,故可能要等到入冬後才再次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