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在社區擴散,至今愈演愈烈,香港市民人人自危,患病者受隔離,猶如斷六親,就是普羅市民,亦互相採取隔離措施,平常繁忙的街道變得水盡鵝飛,如此下去,已是疲弱的香港經濟,前景實在不敢想像。
今次肺炎疫症蔓延,前線醫護人員所面對風險最大,付出之努力也最大,實在令人尊敬,但特區政府之表現,卻非常令人失望。事情之發展,活生生地鋪陳在市民眼前,不容政府如過往6年把政策失誤全推委於金融風暴作藉口。
肺炎病毒非源自香港,傳染性極高,都是事實,若港府防範的措施做得早、做得好,則像今天的疫情或可避免,這並非「馬後炮」式的指摘,事實上,政府在處理肺炎事件上,初期有「慢九拍」的現象,其中是否有「刻意隱瞞」,大家應是心中有數。
社會上對政府有「家醜不出外傳」的指摘,是否如此,要當事人才知,但自古以來,中國統治者都有「防口甚於防川」之想,恐怕人民以口相傳不利政府消息,引起動亂甚至危害政權,故視「防口」比防洪水氾濫更為重要。
筆者覺得今次特區政府處理肺炎事件帶有「防口」的味道。當然,政府也有想及旅遊業的利益,亦不懼怕會有市民推翻政府的危機,但在政府民望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防口」或變得非常重要。
若然「防口」能同時「防疫」,則「防口」的低調處理也許無礙,但既知疫症非本身所能控制,則「防口」只會令疫症擴散得更快,變成愚不可及的行為。希望特區政府吸取教訓,以防疫為首要工作,亡羊補牢。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