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匯控股價將大升?

投資學堂:匯控股價將大升?

在現時非典型肺炎肆虐下,筆者非常感激醫護人員的大無畏精神,希望各位可跨越這場病禍!
「Bestoftimes,worstoftimes」,買滙豐控股(005)的時間?
上周滙控已正式完成收購美國消費融資公司HouseholdInternational(HI),基於此次全以發行新股收購HI,每股HI可換取2.675股滙控,按HI已發行股數4.74億股計算,滙控須增發12.67億股,相當於已發行股數13.4%。
滙控完成收購HI後,將會觸發兩項可能出現的行動:(1)由於早前滙控與HI兩者的股價呈現一定差距,吸引不少對沖基金及機構性投資者等進行相關之套戥活動,當收購完成後,這差價亦會消失,套戥盤亦會拆倉。(2)由於滙控以發行新股進行收購,故在收購完成後,滙控的發行股數增加13.4%,其市值亦會隨之增加。以滙控為成份股的指數,例如恒指、英國FTSE等亦會相對地調高滙控比重。
上述兩項行動皆會對滙控構成利好作用,正如本欄於3月5日刊出的「HI與滙豐差價不斷縮窄」一文中指出,由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3月3日間,1股HI之股價減2.675股滙控的差額為-7.73美元,這差額由去年12月的大約-3美元逐步縮減至上周的大約-0.05美元。

指數調高比重利後市
換句話說,在去年11月中,沽空2.675股滙控而持有1股HI的理論利潤大約為7.73美元,但此項套戥策略至上周的利潤僅為0.05美元,因此估計不少對沖基金可能已陸續拆倉,即從市場買入滙控、沽出HI,這將有利滙控股價。此外,收購完成後便無套戥機會,滙控沽壓亦消除。

另一方面,滙控發行新股收購後,其市值增加,以滙控為成份股的指數亦會相對地調高滙控比重,更重要的是,成份股基金亦須相對地增持滙控。
故此,筆者估計上述兩行動將有助滙控股價上升,當然亦有其他不利因素隨收購HI完成後出現,例如某些持有HI的機構投資者會沽售換回來的滙控股份等。至於在利好、利淡因素下,滙控完成收購HI後是升是跌?不妨參考過往類似之情況。
在2000年4月,滙豐收購法國商業銀行CCF,當時的收購條件為現金每股150歐元,或每1股CCF股份換取13股滙控股份,某程度與此次收購HI略為相似,同時亦因當時滙控與CCF存在差價,也曾吸引對沖套戥活動。由於這些套戥倉需大量沽空滙控,因而引致滙控股價偏軟,當年滙控股價停滯不前,「滙控行政總裁韋志誠坦言不太滿意,並指出,滙豐收購法國商業銀行的條件,限制了滙豐股價的升幅,他估計待7月(2000年7月)完成收購法國商業銀行後,滙豐的股價可望回升。」(註:此段節自2000年4月24日《明報》)
附圖是滙控在2000年的股價圖,圖中A點是2000年4月滙控宣布收購CCF,B點則是2000年7月收購完成後,圖中可見在收購完成,套戥盤(推測)平倉,滙控股價便開始大幅飆升,不知這次會否出現類似情況?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