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萬學子突然多了一周假期,不少家長最關注如何令子女留在家中,兼不會浪費掉假期。成長綜合服務中心主席黃重光教授認為,家長應為子女安排活動,切勿讓他們百無聊賴,就是看視像光碟,也可選看一些較益智的片集,如《小孩不笨》及《康熙帝國》等。
黃教授認同學生在家應溫習,但不代表要每天都埋首於教科書,反而應趁機看一些勵志的課外書,他推介其女兒愛看的小說家何紫的作品;家長也可鼓勵子女繪畫、砌模型等,以培養創意。
臨床心理學家梁若芊也建議,家長可於家中教導子女透過瀏覽世界衞生組織網頁及看新聞報道,向他們講解非典型肺炎的資料。她指出,本港的學童自理能力較低、「冇手尾」,家長可藉此機會教導他們預防病毒,從而提高他們的自我照顧能力;也可藉患病者努力求生的傳導,向他們灌輸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黃洪認為,家長應趁今次事件,教導子女預防疾病知識及處理危機方法。他認為停課期間學生應盡量在家,看書、看VCD、上網也不錯,或利用時間溫習以準備考試。
另外,香港青年協會於本月成功訪問五百一十八名青少年,九成七人表示若因事件而需停課或不能上班,會選擇留在家中,其中四成三表示會聽歌及看電視等。
調查顯示事件已對青少年造成心理負擔,五成六受訪者憂慮病毒擴散,兩成八擔心自己或家人受感染,兩成稱承受很大心理壓力,另兩成四表示疫症令他們諱疾忌醫。以十分滿分計,他們對疫症產生的恐懼程度平均為五點七分;而對政府對抗疫症能力的評分,只有五點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