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疫症重災區牛頭角淘大花園短短四日內證實感染非典型肺炎的人數激增超過十一倍;令人費解的是大部份病者皆集中居於同一幢大廈的相同座向單位。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首次承認,不排除有關病毒可透過空氣傳播,似乎要揭開這個世紀病毒的謎團,當局還需加把勁。 記者:謝明明、鄭豐俊、林榮海、吳淑義
【本報訊】淘大花園昨再有二十二名居民感染非典型肺炎,令該屋苑感染人數由上周三的七人增至八十五人,衞生署追查後,竟發現大部份病者集中居於屋苑E座的七號及八號單位。此外,有多日來足不出戶的居民也不幸中招。衞生署正根據該屋苑的環境樣本、建築架構及水源等多方面追查箇中原因。
記者昨日所見,與淘大花園E座七號單位一路之隔的,是一個建築中地盤,而八號單位附近是鄰座F座垃圾房。衞生署副署長梁栢賢昨在記者會上指出,昨日再有二十二名淘大花園居民證實感染非典型肺炎,而受感染的八十五名居民中,逾七成均居住在E座,大部份個案集中在該座七及八號單位。
梁栢賢指該署正進行調查,並已收集淘大花園的各項資料和環境樣本,包括冷氣系統的空氣樣本、附近休憩地方環境樣本、屋苑的平面圖、各大廈之間的關係,以及水源和水渠等,以追查病毒迅速擴散原因。但他稱,初步檢查結果顯示,水源方面的問題不大。
至於有淘大花園居民搬離住所到親友家中暫住,梁栢賢相信病毒不會因此而進一步擴散至其他區域,因為普遍居民的健康狀況良好。
另外,居於淘大花園B座的黃太也不幸「中招」,她稱,過去一周足不出戶,直至前日北上到淡水,在丈夫開設的工廠替他慶祝生日,不料隨即病發,昨返港檢驗初步相信是患上非典型肺炎,但丈夫竟反指摘她散播病毒,「自己病重走上嚟,累晒成廠人呀!」令她頓覺委屈激動落淚。
衞生署昨凌晨派出二十多位醫護人員到淘大花園,為約一百戶居民進行家訪,了解其家居衞生及個人健康狀況,並在屋苑內設立服務站,為居民提供諮詢服務,以及派發免費口罩。
陳馮富珍昨出席電台節目時直認,淘大花園病毒迅速擴散的情況令人擔心,她更首次承認,由於醫學界對這種病毒的認知性仍有限,不排除病毒可透過空氣傳播的可能性,但她強調,根據現有的資料及數據研究顯示,非典型肺炎病毒透過飛沫傳播的可能性最強。
本身是傳染病專家的醫學會會長勞永樂認為,大部份病者集中居住同一幢大廈的某一個號數單位,可能涉及某些共用服務或資源,例如大廈維修工程,若有人感染病毒,便有機會透過工程將病毒傳播給同一號數單位,反而病毒透過食水傳播的機會很微。
任職威院的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梁家騮表示,在非典型肺炎爆發初期,已懷疑「病毒唔係咁簡單淨係由飛沫傳播」,部份醫院早前已準備了保護衣物及口罩供醫務人員使用,以防病毒感染,他說:「唔係咁極端,一係飛沫(傳播),一係空氣(傳播),而係兩方面可能性都有。」
此外,昨晚十一時E座一單位的男女戶主連同二十歲的兒子,疑感染非典型肺炎,報警後由救護人員送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