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聯軍每次空襲有五百萬人口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震耳欲聾的轟炸聲都令市內居民惶恐不安,然而這不但未令他們倒戈棄城,反而因為國難當前,令他們變得更團結,抗敵之心更堅定。
巴格達一間清真寺上周五傳來回教教士勉勵信徒的話:「要忍耐、要堅定不移。我們將會勝利,因為真主跟我們在一起。我們活在艱難的時代,所有穆斯林必須團結,摒棄歧見。」
市內居民都已成了驚弓鳥,但抗敵之心未減。有婦女主動向在市內總統侯賽因畫像前站崗的衞隊成員送上麵包,聊表心意;有孩子為他們送上咖啡一杯;早已關了門的小型餐廳更無懼炮火,特別為士兵開門延長營業。
支持不止來自國內同胞。居住在巴格達南部的四十五歲男子哈米德說:「我昨晚收到一個電話,是一位名叫尤尼斯的巴勒斯坦男子從加薩地帶打來的。他四出打電話給不同的伊拉克家庭,致以慰問。」
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傳媒報道戰爭消息時,採取的角度都傾向令人覺得伊拉克已打勝仗,鮮有理會聯軍向巴格達推進的進度。以埃及《金字塔報》的社論為例,便指伊拉克成功令戰事變得既漫長又難打,預期美英民意最終會反對戰事繼續。
連伊拉克的宿敵伊朗亦充滿了反戰聲音,首都德黑蘭上周五有多達五十萬人參加反戰集會,另有數百人向英國大使館擲石,擊碎窗戶。
英國《每日電訊報》/法新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