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戰爆暴力

反戰爆暴力

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炮火打響八天,美軍、英軍、伊軍、伊平民甚至記者都浴血了,戰況的慘烈,叫全球反戰浪潮一浪接一浪。在美國經濟之都紐約市,反戰示威者「裝死橫屍」街頭,堵塞繁忙的交通要道,實行公民抗命。其他地方,甚至出現了「以暴易暴」的非常反戰手段。

反戰組織「M27」周四在紐約市發起了一場示威,名為「沒有商業活動能夠正常」,響應的四百多名示威者,在曼哈頓區洛克菲勒大樓外最繁忙的第五大道和第四十九街的交界處,躺下裝死屍,象徵戰爭受害者,更高喊:「不要戰爭、不要石油、不要臭錢!」

紐約公民抗命200人被捕
這是一次公民抗命式的示威。反戰示威者堵塞交通要塞兩小時,曼哈頓區的交通也一片混亂,警方最後拘捕了一百五十名不肯站起來的示威者,用白色膠索帶縛起他們雙手,然後抬上警車。警方又逮捕了幾十名在「Tiffany」商店及「CNN」辦公室外,跟警方毆鬥的示威者。被捕示威者將面臨行為不檢和阻塞交通的起訴。
反戰組織採取激烈行動,說是合法遊行已不能叫人關注戰爭的血腥,惟有公民抗命可引起關注。福德姆大學生韋斯特馬科特無奈地說:「沒其他方法可以引起關注了」。其他反戰示威者則舉起橫額:「叛國賊,你們忘了九一一襲擊嗎?」

哥倫比亞示威變流血騷亂
儘管封路拉人,紐約反戰示威還未算激,還算和平。在向來充滿游擊戰血腥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周四的反戰示威,實行以暴易暴。數千人在美國大使館外揮動伊拉克國旗抗議,其間有人向大使館拋下一枚手榴彈,示威隨即演變成流血騷亂,防暴警察發射催淚氣及橡膠子彈鎮壓,有至少十人受傷,包括法新社記者。
世界各地接連發生反戰的暴力事件:瑞士日內瓦一名支持開戰的法國人,被突尼斯裔同事猛捅二十刀,受了重傷。美國波士頓銀行(BankBoston)設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分行,周四遭人投擲煙花入內,警方在現場發現寫上「消滅帝國主義」的傳單。

瑞士支持開戰者被刺重傷
此外,八十年代跟伊拉克打仗的伊朗,站在反戰一邊。伊朗政府周四發表聲明,呼籲回教徒周五上街反戰遊行,預料會有數千人響應參加。不過,伊朗強調這不是支持侯賽因,而是為了聲援回教徒。
路透社/德新社/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