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專輯:<br>美伊戰事對內地經濟的影響

中國投資專輯:
美伊戰事對內地經濟的影響

中國內地經濟發展蓬勃,有利在內地有業務公司的股價表現。然而,美伊戰爭令國際局勢轉趨緊張,這對有興趣投資內地的投資者有何具體影響?在戰雲密布的陰霾下,有機會受惠於內地經濟高速增長的公司,是否仍具投資價值呢?

要分析美伊戰爭對內地經濟、以至內地相關股份表現的影響,可從正負兩方面因素着手。正面因素方面,由於內地與伊拉克的直接貿易往來有限,2001年中國輸往伊拉克的出口貨值僅為2億美元,佔內地總出口貨值不過0.1%,故對內地整體經濟的直接影響不大。
而在地理上,中國亦遠離戰區,加上中國一直主張透過和平方法解決伊拉克問題,相信受恐怖襲擊的機會很微,對內地經濟料亦不會出現破壞性的影響。
雖然政治局勢不明朗,卻無損擁有強大增長潛力的中國經濟對外商的吸引力。今年首兩個月,外商直接投資於內地的金額較去年同期上升54%至75億美元,而最近兩年,有關數字不斷上升,對推動內地經濟發展助力甚大。

油價漲最堪憂
事實上,當全球經濟在去年相繼放緩之際,內地經濟仍錄得高達8%的增長,遠高於其他經濟強國。雖然全球經濟不明朗,但內地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龐大的市場潛力,料仍令海外投資者趨之若鶩。由於內地經濟擁有強大的增長潛力,相信在內地有業務的公司,其股價亦有機會受惠。
負面因素方面,雖然戰事對內地經濟實質的影響有限,但在戰爭的威脅下,油價難免上升,對內地經濟將構成一定的隱憂。美伊戰爭自去年底開始醞釀,其間紐約期油便一度由每桶28美元水平上升至今年3月中的36美元,升幅接近30%。雖然美伊戰爭在上周正式爆發後,油價有回落迹象,但油價仍存在上漲壓力,對愈來愈依重原油入口的中國內地經濟難免有影響。

輸美出口料減
目前中國已是繼美國及日本以外,全球耗油量最高的國家。由於自1994年起,內地原油消耗量遠高於生產量,故不得不依賴原油進口。目前內地約有30%原油均是來自進口,當中60%更來自中東地區,因此,油價上升將提高生產成本,對內地經濟構成隱憂。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是中國出口最大的輸出地,2002年輸美貨值佔中國總出口21.5%;而內地對美國市場的倚賴亦愈見提高,由1991年佔美國總進口低於4%增至2002年估計約11%。假如美國對進口貨品的需求因美伊戰爭而減少,將對內地的出口增長、以至整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美伊戰事無疑會對內地經濟帶來一定隱憂,對在內地有業務公司的股份影響不容忽視,但由於內地具強大的市場潛力,加上地理位置偏遠,預期實際影響有限。不過,在環球股市相互影響下,假如戰爭陰霾拖累其他市場的表現,這些在內地有業務的公司亦難免受牽連,只是其所受的影響相對會較小。

須防戰事拖長
投資者如有興趣把握投資內地的機會,可直接投資於在內地有業務的香港上市公司,但如對揀股沒有把握,亦可透過投資於與中國指數掛鈎的基金或保本基金,或選擇與中國指數掛鈎的認股證等衍生工具。投資者須按照自己可承受風險的程度、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等因素而作出投資決定。
最後要提出的是,以上分析是假設戰事能夠速戰速決,但如戰事拖長,將對全球股市帶來負面影響。因為戰事不明朗將影響消費意欲,繼而損害上市公司的盈利,有興趣投資於內地的投資者須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