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政府篇 - 李怡

李怡專欄:政府篇 - 李怡

周末絮語

董伯連續兩天召開高層會議,第一天的決定是全港學校「毋須停課」,第二天宣布「必須採取更有效措施,防止疫症進一步擴散」。
甚麼措施?啥都沒有。只有「積極考慮」「規限與病者有密切接觸人士的活動」。等「考慮」完,不知又有多少人染病及死亡啦。

民建聯主席曾鈺成參加政府高層防疫會議,離開時表示,「事件未到失控地步,也沒有在社會引起恐慌,政府已全面掌握病毒基本資料」。怎麼參與執政的曾先生,與市民的感覺如此不同?市民的感覺是政府手足無措,儼然失控,社會已引起恐慌,而政府根本沒有掌握情況。

李國章解釋何以毋須停課及何時才會決定停課時說:「停不停課有專家跟進,要聽專家意見」。
新加坡教育部及衞生部表示,從醫學角度,目前並無強烈理由停課,但為了回應家長的關注,決定全國學校一律停課十一天。
這是專家意見與社會關注的綜合考慮,而且劍及履及,瞬即減少市民憂慮及社會爭議。但我們的SAR(S)政府則一向以增加市民憂慮和挑動社會爭議為職志。


楊永強在立法會失控,對議員的「甚麼事都不做,市民會覺得是失職」的指摘,直斥議員不應「挑撥」,「一開聲就失職,是不負責任的」。
一些親政府報章也指人們不應指摘政府,應共度時艱。其實,市民及提出批評的議員,最希望政府能做點事,也想共度時艱,最好是即使有人存心挑撥,也挑撥不出名堂。只可惜政府的時艱與市民的時艱有別,政府的時艱是「保松」、二十三條……
鄭家富在立法會對楊永強說:可能忠言逆耳,我們都很關心你的健康。楊答:「多謝關心,我心理同生理都很健康」。
議員關心的大抵只是他的生理健康,他卻回應「心理」「都很健康」。大奇!

廣東省及北京當局已證實,有三十四人死於SARS,成為最多病發死亡的國家。廣東省又表示,從去年十一月開始,至今已有七百九十二宗病例。《時代》周刊相信這種傳染病的源頭是中國內地。世衞組織擬往廣東省了解情況,未獲中國政府充份合作。
董伯的「中國好,香港好」未必是事實,「中國有病,香港也有病」則已是鐵一般的事實,包括政治病在內。

SAR(S)政府花三百萬元宣傳二十三條立法,在二月至四月,共預留三千次電視及電台播放時段。有議員質疑政府重視程度,遠超過SARS。葉劉淑儀說:「推廣國家安全是很重要的工作」。
國家安全重於人民安全,本就是中國這「一國」的政治文化。香港這一制的重視人民安全的政治文化,在「一國」之下,只有靠邊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