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畢嘉霖已連續工作十六天,在形勢最嚴峻的那些日子,他於四下無人時獨個兒掉淚。「那時真的很害怕,因為不知正面對的是甚麼,只看見工作夥伴一個一個倒下。」但最令他為難的是不敢回家,要拒絕孩子要求的擁抱。他的兒子曾問母親:「爹哋還會回家嗎?他會不會死?」
過去十五年,畢嘉霖在威院深切治療部經歷過八仙嶺山火慘劇、禽流感等危機,但他認為,相比今次非典型肺炎事件,那些都不算甚麼。本月十二日,當深切治療部接收一名非典型肺炎病人後,他與同事即陷入一場對抗不知名病毒的苦戰中。一度有二十四名情況危急病人送到深切治療病房,部份更要靠插喉儀器呼吸,有的是自己過去天天見着的工作夥伴。
畢嘉霖不諱言:「我們從未想過要承受這樣的風險。」有同事半開玩笑跟他說,寧願身在伊拉克,甚至有護士則告訴他準備辭職。直至最近一周,深切治療部的情況開始改善。前日訪問當天,仍有二十人在那裏留醫,但已見好轉。畢嘉霖疲倦的臉上流露出鼓舞的笑容。但當記者追問他最困難的時刻為何時,他垂下眼睛說:「我的孩子覺得這一切難以明白。」
平日他回到家中,十歲的兒子都給他一個擁抱,但這兩個多星期,他都要避免跟三個孩子接觸,以免把病毒傳染他們。有時他索性在辦公室用睡袋打地鋪,否則就在午夜時分趁孩子熟睡後偷偷回家,戴上口罩睡在沙發上,翌日晨早悄悄離去。
他現在每天都跟已沒有上學兩周的孩子通電,惟獨十歲的兒子不肯跟他說話,卻私下問媽媽:「爹哋還會回家嗎?如果他病倒了,會不會死?」他和妻子都曾激烈辯論,妻子認為應該離開香港,但他卻堅持留下。
畢嘉霖當年與妻子由新西蘭到中國旅行,本想從北京坐火車到莫斯科,但因不夠盤川,於是來香港工作一年,儲夠金錢再繼續行程,怎知就住上十五年,由孑然一身到現在擁有一所房子、兩部汽車、三個小孩和一條狗,他已視香港為家。
多年來在深切治療病房見慣垂死病人,不少醫護人員都像畢嘉霖一樣,對死亡麻木,但他說:「我覺得今次疫症爆發令很多人醒了,再次認識自己的使命。」身邊同事的專業精神更令他動容。現時畢嘉霖每天都抽點時間,在電腦上透過電郵向全球同行報告本港最新情況,《亞洲華爾街日報》也報道了他的日誌。
訪問結束,畢嘉霖送記者離開深切治療部。當記者準備乘升降機離開時,他不忘叮囑說:「我看你們還是行樓梯較好。」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