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奪命肺炎襲港惹來全城高度關注,本港傳媒作廣泛報道,但身在香港的前任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卻嚴斥本港傳媒報道不夠中肯,會引起社會不安及恐慌,有學者批評龍永圖的言論令人反感及不負責任,傳媒及政府官員「愈唔講」,市民只會「愈恐慌」。
今年一月卸任外經貿部副部長職務,轉任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的龍永圖,昨在港公開批評傳媒對於非典型肺炎的報道,影響香港作為旅遊中心及金融中心的地位。
「媒體的報道應該更平衡一些。我不是要批評那一個媒體,但我認為媒介要有社會責任感。我擔心香港的報紙連續十天、二十天、三十天頭版報道肺炎事件,誰還敢來?香港是旅遊、航運、交通和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是人氣,人來得多,香港才能繁榮。如果你們天天這樣搞的話,我覺得有點問題。」
他續稱:「傳媒不要只報道有多少人得病,也有人出院的……如果六百萬人中有五十萬人得了這個病,我覺得應該恐慌,但現時才三百多個,就搞成這個樣子了,我覺得有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兼中華總商會會長曾憲梓也批評,本港傳媒在新聞上炒作嚇人,缺乏了報道病人如何好轉、如何防範病菌等常識。
不過,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強調,香港是一個新聞自由的地方,亦很重視百花齊放的報道文化,「作為政府,有時是會感到不舒服,但正面來看,是好處多過壞處。」他又特別讚賞採訪美伊戰爭及非典型肺炎事件上,本港傳媒都冒着風險,不眠不休報道。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在立法會上也表示,本港及內地有不同的制度,「香港嘅嘢,我哋已經習慣咗」。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批評龍永圖說三道四,令人反感。「佢呢啲人唯利是圖,淨係識睇對經濟嘅影響,對市民嘅知情權就一啲都唔理。」他認為,港傳媒就肺炎事件的報道頗有教育意義,宣揚了注重健康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