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事 證券界料沽壓大致消除<br>HI接受匯豐收購

交易成事 證券界料沽壓大致消除
HI接受匯豐收購

【本報訊】滙豐控股(005)昨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大比數票通過收購美國金融機構HouseholdInternational(HI)的建議。HI股東隨後也接受收購。滙控主席龐約翰在會上表示,滙控雖因收購而發行約14.83%新股,但能為股東換來HI達25%的純利及每股盈利增值回報,打仗無疑會令消費放緩,但不會對有關業務構成「災難性影響」。證券界及基金經理認為,滙控股價受「換馬」及套戥活動的影響,已差不多全反映收購HI的因素,未來走勢端視全球經濟變化及整合HI的效益。

HI的股東會隨滙豐後在美國召開,至香港時間今日凌晨,HI的股東通過滙豐的收購建議,這宗132億美元的大交易終於成事。滙豐建議發行12.68億新股,按每股HI可換2.675股滙豐的基準提出收購,滙豐發言人稱已獲股東及監管機構的一切批准,HI則表示監管機構已無異議,它們亦計劃提前贖回優先股。HI股價在美國微升3美仙,滙豐股價在倫敦收市則微跌6.5便士。

HI股東未必急沽售
野村國際香港及中國證券研究部主管陳永德認為,雖然仍可能有指數基金到最後階段才沽貨,但相信不少投資者早在衍生工具市場套戥,滙控收購HI後佔各指數比重上升,故基金需緊貼指數成份而要買入滙控,盈富基金(2800)便是其中之一,因此野村對滙控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為103元。
另一日本基金經理說,即使收購建議通過,相信滙控股價不會有太大波動,對沖基金已大致完成套戥活動,而原來持有HI的小股東,在換入滙控股票後未必一定沽售。
滙控在舉行特別股東大會前,發表聲明表示已就合併收購建議,獲得所有必要的監管機構同意及批准。龐約翰在會上進行1股1票表決前表示,以授權書方式收到的表決結果,約38.4%支持建議,反對票只有約0.24%。
有小股東在會上提問,指美伊戰事令全球經濟前景不明,對滙控在此時作出巨額收購的益處存疑,又質詢何以不押後表決?龐約翰回應,在全球企業貸款需求持續低迷時,「消費信貸款是更值得信賴的業務基礎……而且較企業貸款需求更具彈性及復元力」。他深信滙控的合併方案,粗略計可令集團純利及每股盈利增值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