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人誌:<br>風靡大埔鹽焗雞客家人都話正宗

飲食人誌:
風靡大埔鹽焗雞客家人都話正宗

大埔區差唔多可以話係全港最多客家人聚居嘅地方,如果想一試最地道嘅客家菜式,一定要喺呢度搵!小記最近識咗幾位大埔區客家朋友,佢哋都異口同聲指我去大埔廣場嘅一間食店,一試佢哋全大埔區聞名嘅金牌鹽焗雞。小記唔係同鄉,只食到細滑好味,唔識地道與否,同行客家朋友就食到舉晒手(因為個嘴含住嚿雞),真係同屋企阿媽煮差唔多,猛話正!到底有幾好食,不如由客家人自己評價啦!
記者:朱崇德
攝影:陳智良、朱崇德
ImageGirl:Irene

喺大埔居住有番咁上下年資嘅人,差唔多無人唔識呢度嘅金牌鹽焗雞,自從喺十多年前大埔廣場開設第一間老店,到今時今日同一位置開多兩間分店(大埔墟另有一分店),超過100張堂食座位,但每到午市晚飯時間,都係照樣爆滿兼排隊!

客家雞 每日賣近百隻
食店主要有三味菜式做主打,分別係金牌鹽焗雞、椒鹽排骨同梅菜扣肉,大埔區人好多都會叫佢做「東江三寶」。三味菜式共同之處,係有家鄉風味之餘,就係大大嚿兼入口甘香嘅菜式;當中以金牌鹽焗雞最好賣,差唔多有九成入嚟食飯嘅人都必點呢味菜(平均日銷80-100餘隻,而過時過節重可以上到近300隻!勁!),當中尤以客家客人最多,小記簡單做過調查,隨手搵店中四位食客,當中就已經有兩個是客家人,佢哋都異口同聲大讚呢度啲「客家雞」勁好味!

源自家鄉梅縣 每碟重足三斤
第一眼望見呢味客家雞,份量真係相當嚇人,一隻12吋嘅橢圓形鵝春碟,差唔多密密麻麻咁鋪滿晒!負責主理呢味招牌鹽焗雞嘅劉師傅表示:「出面街一般食到嘅雞,通常都喺斤半嘅重量;呢度做嘅客家雞,隻隻都足三斤重,差唔多重成倍有多!」
煮呢味客家雞要好食,第一步揀選材料最重要。由開舖之初,已經由客家人嘅老家廣東梅縣特別攞咗啲雞種落嚟香港雞場嚟繁殖,時至今日已有香港獨立雞場,專責生雞供應,而且養殖嘅方法,重係最傳統嘅食糠、食麥米嘅「走地雞」,所以雞肉特別結實又有濃雞味!

鎮店三寶 跟足客家煮法
如果大家都係客家菜老饕,應該都知道客家人做豬肉好有一手,例如客家菜中白切鹹豬肉,就係將一塊平平無奇嘅白豬肉,從醃鹹的過程中,凸顯豬肉的香味!店中的梅菜扣肉都可以算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鎮店之寶之一的椒鹽排骨,雖然唔係一定係客家菜先有得食,但煮法上就加入咗客家菜特色。客家人一向以辛勤、務實出名,根據傳統,他們在國內以「土樓」為居、耕作為業,由於時常要作體力勞動,所以客家菜中,好多都係鹹味餸(因時常流汗要補充鹽份!),所以特別加上南乳,最後灒上紹興酒,令肉香四溢,怪不得分店開完一間又一間。

第一寶
金牌鹽焗雞$120/$60半隻
雞肉結實鋪滿碟
聽劉師傅講要首先將生雞放入滾湯中煮至八成熟,再放在冷水中過冷河,而秘訣在於過冷河後,原雞要成隻放入冰箱,因熱力而散開嘅雞肉,再回復未煮時嘅原溫,令雞肉結實;上枱前先將雞切細件,然後用熱水同秘製鹽焗雞汁慢慢燜番熱,咁樣入口會無咁肥膩,就算多食都唔驚啦!

第二寶
椒鹽排骨$44消夜食客首選
「椒鹽排骨周圍有得食,不過呢度食到嘅,我哋會特別多加南乳,最重要係炸粉方面,好多港式煮法會貪方便用粟粉,其實用麵粉炸出嚟會鬆化好多!」劉師傅在上枱前再用美極鮮醬油、紅椒絲、鹽回鑊炒香,最後灒少少紹興酒,更能令佢肉香四溢,側聞呢味椒鹽排骨每晚消夜時段都係食客首選名菜,因為用嚟下酒絕對一流。

第三寶
梅菜扣肉$40好軟身甜在心
劉師傅講:「其他酒樓會將豬肉炸過先去蒸,咁反而會令肉身變得肥膩、硬身又唔好食。我就先用一種帶少少甜味嘅客家調味醬料,將生豬肉醃好!然後再加入甜味梅菜一齊蒸,就可以馬上上枱!」小記試食時,發現肉身的確會較一般扣肉軟身,另外甜味嘅梅菜又可以中和豬肉的肥膩感覺,的確係配搭得當。

其他客家風味菜
雞蛋焗魚腸$38乞兒兜上大魚大肉
用瓦缽嚟蒸(即乞兒兜)認真夠風味!材料用大大條嘅鯇魚腸,相對一啲偷工減料用「大魚」替代嘅小菜館,嗰種入口甘香風味,當然唔可以同日而語,重有老果皮去魚腸腥味、油炸鬼粒吸魚油甘香,再加埋蒸蛋,入口更滑溜。

招牌小炒皇$38蝦乾都有2cm長
材料有鮮魷、西芹、腰果及青紅椒粒等,然後加入少少辣醬炒成,看牌面已經十分惹味,不過更重要嘅主角,係菜內放入了生曬蝦乾,須知講緊嘅係曬出來後都有成2cm長嘅大蝦乾,煮後入口真係鮮甜無比,呢味新派煮法鄉下菜,真係唔係太多地方食得到!

客家街坊人語

東江食家
地址:大埔廣場63號地下
電話:2665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