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經紀佣金制將於4月1日起取消,換言之,證券行日後可以明正言順地自行釐定佣金收費。有業界人士認為,若然出現減佣潮,小型證券行將首當其衝。不過,有部份細行率先作出絕地反擊,帶頭減佣至0.1%以下,個別更低至0.05%,預期這類減佣行動將陸續有來。如果出現大規模的減佣浪潮,細經紀行受影響最大,部份或許被迫結束營業,但短期而言,減佣肯定對投資者有利。 記者:袁國守
揭開減佣戰戰幕的是小型證券行「耀才證券」,它先後在一個星期內減佣兩次,最初宣布把4月1日後的佣金減至0.1%,隨後更進一步調低至0.05%,與傳統最低佣金的0.25%明顯相差一大截。不過,有關佣金優惠持續至何時,暫時仍是未知之數。另一間細行「致富證券」亦將於4月起把佣金減半至0.125%,若客戶進行即日買賣,或透過網上落盤,更只需支付0.0875%的佣金。
為求吸納更多新客,該兩間證券行還推出其他優惠。耀才證券將向戶口結餘在10萬元或以上或整月成交金額達800萬元或以上的客戶,提供每月0.1%現金回贈;而致富證券的新客則首月買賣可以免佣。
至於較具規模的中型經紀行暫時未見跟隨減佣。凱基證券董事鄺民彬表示:「我們暫時並無計劃減佣,往後則要看同行怎樣做。其實投資者選擇證券行時,除了看佣金之多寡外,還應看證券行的背景和實力,以及具備的設施和支援能力。」換言之,證券行的財政實力和服務質素,投資者也需衡量。
他坦言,經營網上買賣的證券行,在有限的固定支出下,若擁有足夠客量,還可以收取更低佣金,但中型證券行如要保持服務水準,佣金便不可設得太低,否則會無利可圖。
事實上,在最低佣金制還未取消之前,已有證券行提早收取低於0.25%之佣金,或推出轉倉優惠計劃搶客。就如鴻財網向來只收取0.138%網上交易佣金,但如透過電話經人手落盤,則附加30元收費(首20項交易更可獲豁免)。
此外,鴻財網早前推出轉倉優惠,新客戶若把股票轉倉至該行,將免除存入費。倘若轉倉的資產總值超過5萬元,更可免除5次交易佣金;若資產超過10萬元,除可享有5次交易免佣外,還可獲豁免首6個月的服務費和行政費,包括電話落盤的附加費用。
經常「格價」的散戶必然知道,透過銀行買賣證券成本較高,但勝在分行多,財力較為穩健。然而,若單以收費作為比較,證券行肯定較優勝。
先說佣金方面,雖然兩者相若,但一般證券行設立的最低佣金約為50元,較大部份銀行定下的100元為低。此外,銀行通常設有存倉費或保管費,即是說,投資者如買入股票後作長期持有,每隔半年或1年便需支付「倉租」;相反,證券行少有設立此項費用。
不過,已有銀行開始減倉租,如恒生銀行現時每半年收150元保管費(不論有存貨與否),1年便為300元;但由4月1日起,改為每月收15元(1年才180元),沒有存貨及交易之戶口更可獲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