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說起開封,以前的我只會想到黑口黑臉的包大人,自從上星期到開封一行後,說起開封,我的腦海卻閃出一幅又一幅的美食圖,桶子雞、冰糖梨、小籠包……還有檔主那一張張親切可掬的笑容。看來,我已經開始想念開封了……
記者:陳沛權、攝影:林鑑沁
逢星期一至日刊出
往國內短期旅行,雖說毋須特別注射流感針或甲乙型肝炎針,但在非典型肺炎肆虐的敏感日子裏,當然要特別注意個人衞生,除了如廁後要洗手、打噴嚏要掩嘴外,還要必備一條手帕。據方玉輝醫生說,用手帕摺成三角扮幪面超人,其效用等同口罩;而用滾水沖一沖碗筷才進食,也一樣可以減少細菌傳播。
當旅遊車由鄭州駛往開封的時候,沿路上導遊阿霞已把開封林林總總的小食,如數家珍般為我逐一介紹,可是我對國內小攤檔的衞生程度仍有所保留,所以就算阿霞怎樣落力地講解,依然提不起我的食慾。可是當我們抵達開封的鼓樓夜市時,擺在兩旁的小食檔,最少也有50個,整齊地分列馬路兩旁,長度達百米(夏季數目會多出一倍),每檔都用上白底紅、藍、綠、黑等字的招牌,擺賣者一律頭戴白帽、身穿白袍,非常整潔。原來當地的工商局還嚴格規定,檔主須預先取得健康合格證,才能在夜市販賣食物。不過,當我在寒風刺骨下看到那琳琅滿目的小食冒起熱騰騰的蒸氣和嗅到那陣陣香味時,之前的甚麼顧慮已拋到九霄雲外了!
據說這種杏仁茶來自清朝宮廷內的地方小吃,須先用滾水撞入杏仁粉內,再在杏仁茶上鋪上花生、杞子、百合及蓮子。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那座盛載熱水的龍鳳大銅壺,熱水從龍口傾出,頗具「皇氣」,然後再把碗交給另一拍檔,像執藥般依客人要求將近十種的配料放進茶內,每天可賣過百碗。我在檔前駐足了好一會,一直倒水沒停下來的小張終於忍不住:「要一碗嘗嘗吧!」
吃完杏仁茶,突然有位大嫂親切地走過來,握着我的手,用濃濃北方口音的國語跟我講:「試試我們的八寶玫瑰糕吧,是用紅玫瑰、糯米、蜂蜜及芝麻等做的,嘗一點吧!」原來這是李大嫂,在這裏擺檔已有十多年,她的愛人叫李鵬。而這些糕點,全是李媽媽教她做的,李媽媽說作為開封人,一定要懂得做這些甜點,估不到今天可以用來維生。「我每日都在這裏擺檔到凌晨,夏天更會擺檔至通宵。」我試了一口,甜甜的糯米帶有清香的玫瑰味,很特別,吃罷一絲甜意湧上心頭!
陳大姐三代都是賣黃燜魚,數年前下了崗的她,決定重執祖業,在夜市賣起黃燜魚來。所用的魚是從黃河裏捉來的,先將魚炸香後,再用薑、蒜及醬酒等多種材料煮成的湯汁熬上兩小時。陳大姐請我嘗了一小碗,說是跟我們做朋友,很感動啊!坦白說,黃燜魚有點苦澀,但陳大姐的友善令苦澀都變甜。
仍回味着陳大姐的窩心黃燜魚時,眼前突然出現開封小籠包子的招牌,一直以來都認為小籠包應以上海最有名,但原來開封的小籠包子亦旗鼓相當,老闆王國慶對我解釋,包開封的小籠包,表層一定要摺起24褶,令包子從上面看來像菊花(開封市花),而提起則像燈籠。
我小心翼翼地數着,真的有24褶……「包子冷了不好吃。」數甚麼?還是趕快將小籠包往嘴裏送。薄薄的皮,餡料有少許肉汁,非常美味,比上海小籠包還要好吃!但我開始擔心,這個夜市的小食好像吃不完似的,但我的肚皮已開始發出警號,告訴我已不能再撐下去了!
簽證: 須持回鄉證或回鄉卡入境
機票: 乘搭南方航空往鄭州,來回機票$2,710起。查詢:21088111(康泰旅行社)
旅行團: 鄭州、少林寺、三門峽、西安、洛陽、開封8天直航團(GGB08-SPC)$3,699起。查詢:21088888(康泰旅行社)
貨幣: 100港元兌106人民幣
鳴謝:康泰旅行社、河南旅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