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分散風險不應只重地區

陸叔理財:分散風險不應只重地區

在環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經濟關係非常密切,只要其中一個地區出現問題,其他地區必會受到影響。

不少投資者都喜歡分散投資,除了因為風險管理外,還希望藉着投資於不同工具賺取更多的回報。然而,有些投資者以為分散投資便是投資於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場,其實這觀點頗值得商榷。原因是在環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經濟關係非常密切,只要其中一個地區出現問題,其他地區必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個人認為,在現時的投資環境下,地區性投資未必完全做到分散風險。
就以一些股票基金為例,過去兩年,不論是環球股票基金還是個別地區股票基金(如美國、歐洲),平均整體回報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有甚者跌幅更達雙位數字。若從投資基金角度而言,這個情況實屬罕見。
我們且不說個別地區表現,若從環球投資角度來看,其實都離不開歐美兩大地區的投資。美國連續減息十二次也不能令經濟出現明顯反彈,企業盈利自然難以改善,加上美元貶值,部份資金撤出美元區,更加速美元資產(尤其是股票)表現向下。至於歐洲區亦不見得能受惠於美元的貶值,原因是歐洲區的經濟主要靠出口帶動,由於歐元呈強會打擊出口,企業盈利同樣受到負面影響。
由此可見,不論歐洲股票基金、美洲股票基金,又或是環球股票基金,整體表現皆受制於兩大經濟火車頭的不明朗前景而表現不濟。所以,即使投資者真的藉着環球投資以分散風險,其實這兩年間未必能夠收到預期效果。因此,若果真的要做到分散風險,我個人傾向產品多於地區作為風險管理,例如透過一些債券或相關基金,及另類產品如黃金、油的關連投資工具,可能整體上投資組合損失會較輕。

企業債券基金穩健
另外,大部份市場人士都相信,美伊戰爭結束後,環球經濟會來一次較大的反彈。通常在這情況下,持續表現低迷的股票基金反彈力理應很強。不過,上周我在本欄已解釋過,即使中東戰事結束,環球經濟亦未必會一面倒復甦,現時只不過是市場根據過去戰爭後經濟表現作一預測。所以當投資者考慮投資環球股票基金時,必須先考慮經濟反彈的機會率及幅度,才部署應投入多少資金。
我個人認為,假設環球經濟真的一如市場預期般出現復甦,投資者也不該將大部份資金放進股票市場,原因是股票市場風險始終相對較高。若果想投資組合較為穩健,不妨考慮一些企業債券基金,理由是當經濟復甦,企業的盈利及還債能力都相應提高,加上企業債券利息會較政府債券為高,相信屆時會吸引大量資金流進這些債券,投資組合的風險應較單買股票基金為低。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