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壽險產品品種五花八門,投保人士有時真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有保險業人士建議,未能確定要買哪種壽險的人士,不妨先投保較簡單及保費較低廉的定期人壽,因為定期人壽隨時可以轉換為終身人壽。事實上,不少投資專家亦建議,保障與儲蓄不妨分開進行,要是你同意這說法,那麼購買定期人壽就最化算。 記者:丹琍
定期人壽(TermLife)是一種純保障的壽險品種,當中沒有儲蓄成份,只會在投保人身故時才獲賠償;好處是保費低廉,一般只為終身壽險的10至15%,極適合擔子大但財政緊絀的人士。
宏利保險個人保險產品市場部助理副總裁吳政偉表示:「定期人壽亦可以作為入門壽險產品,投保者可以低廉的保費獲得較高的保障額,客戶亦可將隨時將定期人壽轉換為終身壽險。」
其實,市場上大部份保險公司都容許旗下客戶在限期前,將定期人壽轉換為終身壽險,並且可以免除驗身等規定。以宏利為例,定期壽險投保人若在首5年決定轉為終身壽險計劃,保費可以當初投保年齡計算。
吳政偉說:「定期人壽可以轉為終身人壽,但終身人壽則不可轉為定期人壽,主要是計劃中涉及紅利及儲蓄金額,一旦改變的話,投保人會有財務上的損失。」
現時,定期壽險多為收入不穩定,以及財務負擔突然加重的人士所採用。由於保費低廉,未有足夠經濟基礎者,可待日後經濟能力好轉才再行轉為終身人壽。亦有不少人因結婚、置業或生兒育女,個人的負擔突然加重了,本身的終身人壽保障變得不足,故考慮附加一份定期人壽。
吳政偉表示:「這樣可以以較少的保費,獲取較大的保障額,比起在原有的壽險計劃加保更省錢。」而且,有關負擔隨着時日會逐漸減輕,屆時便可取消定期人壽,只保留儲蓄壽險。
現時,定期人壽年期一般分為5年、10年及20年,但事實上,投保人可隨時終止保單。定期人壽保費約為終身人壽的10至15%,但會因應投保者年齡而遞增,約為5年一跳。年齡愈大,保費跳升的幅度亦愈大,有別於終身人壽般每年保費劃一。要留意的是,定期人壽的最高投保年齡一般介乎64至70歲,保障最高亦只去到75至80歲,未可達至終身。
有理財顧問指出,具儲蓄或投資成份的保險產品,息率回報其實並非如想像般好,但保費及行政費卻相對較高,故建議以「保障」為大前提的投保人,不妨考慮保費低廉、又沒有儲蓄或投資成份的定期人壽,再將餘款自行投資,中長線的回報絕不遜於傳統人壽保險產品。
吳政偉亦承認:「這個說法恰當,但並非人人合用。」因為定期壽險未能保障至終身,而且自行投資,投資者本身要對投資熟悉,懂得評估需要承受的風險。他補充,保險公司提供的投資相連壽險產品既有終身保障,亦具投資成份,加上入場費低,投資者可以考慮這種兼有兩家之長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