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記者揸住兩張非典型肺炎預防藥方,唔知邊張好,於是打電話搵人請教,沙田名中醫話:「最緊要身體好,睡眠充足,便好預防,唔使食藥;要加強免疫能力,不如用黑靈芝、龍眼肉煲瘦肉湯,多飲無妨。」中環著名老牌藥行就對大記者話:「好難講邊張藥方掂,我哋啲人客揸唔同藥方嚟執藥,起碼成十種藥方,各有所好,所以呢排生意好好。」
既然莫衷一是,睇怕日食靈芝,唔怕蝕底。但沙田名中醫話至緊要睡眠充足,就令左丁山諗起,啲醫院醫生,尤其是實習醫生,好似要經常當更三十六小時,平時睡眠嚴重不足。唔怪得威爾斯醫院咁多醫護人員中招。雖然老一輩醫生經常話:「我哋當年都係咁。」但諗深一層,當年係咁,今年未必要一樣,實習醫生或初級醫生點解要如此辛苦?
諗深一層,二十幾年前,香港人口冇咁多,醫生大晒,病人面對醫生,完全冇發言權,醫生所面對嘅公眾壓力,可說係等於零。但今日點同呀,人口近七百萬,外來人口大增,病人權益膨脹,醫生權威性大減,更不時俾電台臭罵,報紙痛批,今日醫生所面對嘅專業壓力,社會人士壓力,輿論壓力,遠非老一輩醫生當年做學師時所能想像嘅。既然醫生做得咁長時間,是否人手唔夠呢?但醫學院新畢業生又可能冇工做噃,呢個社會嘅矛盾實在太多,左丁山唔識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