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戰事作好準備<br>投資名言:採用多元化組合策略

為戰事作好準備
投資名言:採用多元化組合策略

美伊戰事爆發,確實為金融市場提供了不少短線炒作的機會。不過,若投資策略只集中於如何捕捉市場消息的轉變,則當中涉及的風險未免太大;長遠來說,個人財富也容易會出現大起大跌。因此,並不是所有資金也適宜投入進行短線炒作。

在可投資的金額當中,一般來說,八成或以上應作中長線持有。只要部署恰當,就毋須因短線消息而頻密地改變策略,資金仍可繼續保持穩步增長。

投資忌人云亦云
舉個例子罷!還記得幾個月前黃金價格被市場一致看好,於十二月至一月短短兩個月時間內,由每盎斯約320美元攀升至380美元,升幅接近兩成,更有專家指金價已轉入長線升軌,最終可升至420美元水平以上。不過,金價於其後幾日瞬即見頂,由二月初最高位389美元跌至本周初的330美元,幾乎完全被打回原形,而近日亦鮮有人再談論金價。
也許金價總有一天會再試高位,而兩三個月前看好金價的理據,現時容或還行得通,若是小注怡情,縱使一試也無妨。短線消息炒作的好處是,只要你及時「上車」,總會有些斬獲;缺點是一旦錯失了「落車」機會,有時可能要被迫坐長途車。我對金價並無偏見,上述例子同樣可以應用在其他金融工具買賣之上。
美伊局勢被廣泛談論了好幾個月,甚麼看好看淡的分析亦累積了不少。隨着局勢不斷演進,投資者切忌跟隨看好或看淡的消息入市。

不明朗變數仍多
個人財富增長的成績,總不能完全寄望在單一的事件之上。須知道在伊拉克危機尚未形成之先,環球經濟本已受着許多不同的因素左右,即使危機於短時間內平息,金融市場也只是少了一項不明朗因素罷了。倘若舊的變數尚未完全清晰,而新的變數接踵而來,金融市場出現的波動性仍然甚高。
市場上的專家總不能每次均看準各項變數,故以組合形式作資產分布,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盡量減低由情緒所引起的個人偏見,讓不同的投資工具互補不足。簡單地說,投資者毋須準確地預計某一市場在某特定時間內上落多寡,組合投資自會作個人風險與回報的評估,為不同的局面作多手準備。
年初我提出了組合核心適宜保持着一籃子優質的定息工具﹙如分散投資於環球政府或機構債券﹚,並維持較短的平均存續期,然後再根據個人的承擔能力,考慮是否持有或分段持有單一地區股票。現時無論美伊戰事如何發展,這策略基本上仍然毋須轉變。
另外,上兩次曾提及的「混合式債券投資策略」,亦有異曲同工之妙。此類組合之核心部份,一般為高質素的政府、企業及機構債券,另外約三至五成資產則投放於高收益、新興市場或非美國債券。
以一個平均達A+評級的混合式債券組合為例,當中高評級與高收益債券的比例各佔一半。高評級債券部份於經濟向淡時作避險之用,當經濟氣氛轉好及信貸息差收窄則有利高收益債券表現。組合的風險度只略高於高評級債券,按年波幅率平均約5-6%。組合現價息率約7至8厘,過去3個月、6個月及3年的累積回報分別為5.2%、8.9%及25.7%,表現並不受短線氣氛的好淡所影響。
潘國光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投資研究經理
如讀者有任何疑問,歡迎傳真至Citibank:2962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