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在阿拉伯有巨大影響力的《中東報》也不得不承認,美軍在攻打巴格達的第一期任務只能用「神速」來形容──美國第三步兵師在沒有友軍保護其側翼的情況下,已經開抵巴格達外圍一百公里處,這是一向被視為保守的美國陸軍中極為少有的。
該報引述退休的美軍將領布勒指出,這種連夜直奔二百四十公里的長途推進,如果不是過於冒險和瘋狂(沒有側翼掩護,易成伊軍活靶),就會是打得極漂亮的一仗。
不過,最麻煩的事不是長途奔襲,而是如何保證這支部隊獲得足夠的補給,根據這幾天的經驗,美軍補給線因為小股伊拉克兵干擾有影響。在美軍陸戰隊攻擊納西里耶時,美軍電視直接播出了美軍打光了彈藥要大喊要求後方補給的情況;屬於有打硬仗傳統第七軍的第三步兵師,光是M1A1和M2/M3步兵裝甲車就有六百八十輛,龐大的燃油如無補給,打硬仗從何而來?
對伊拉克軍來說,臨陣磨槍學蘇聯紅軍死守莫斯科和史太林格勒的歷史也是無謂之極。莫斯科和史太林格勒本身的後勤從未中斷,大批物資從東部地區送到,因此有大量資源和德軍周旋。巴格達一旦被第三步兵師和其他美軍部隊包圍,後勤和外界割裂,欲固守也無從。
巴格達保衞戰眼下已經爆發,美軍雖在南部戰線上被打了就走的伊拉克部隊打得暈頭轉向,但第三步兵師卻避過任何阻撓,繞過幼發拉底河(Euphrates)直撲巴格達。
這是不是美國軍方犧牲陸戰隊而換來第三步兵師的進展?這一賺一蝕之間的機關算盡,應是戰局的轉捩點。
《中東報》/《華盛頓時報》/美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