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屆奧斯卡電影頒獎典禮,於香港時間昨晨假美國洛杉磯柯達劇院舉行。反戰電影《鋼琴戰曲》以黑馬姿態,連奪「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反映大會今年有意帶出反戰的主題,與場外的反戰示威聲音互相呼應。而「最佳紀錄片」導演更在台上大罵:「布殊羞恥!」
今屆奧斯卡在美伊大戰的陰霾下進行,洛杉磯警方早已為大會提供高度的保安,除增加荷槍實彈的警員巡邏外,更設置路障、警犬、直升機、炸彈偵察器及飛虎隊高度戒備,而進入會場範圍內的人士,均需被搜身。
反戰人士示威吶喊
在頒獎禮正式舉行前,已有大批反戰示威人士,在場外高舉紙牌和橫額呼喊口號。不過,亦有一群支持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出兵攻打伊拉克的人士,在場外不斷揮動美國國旗,與反戰人士互相抗衡。然而出席奧斯卡頒獎禮的嘉賓,大都表明反戰立場。不少明星除選擇以黑色或色調較為低沉的服裝示人外,更扣上和平襟針。頒獎禮舉行前有指大會因不想刻意粉飾太平及保安理由,取消明星行紅地氈接受歡呼及受訪的進場環節,雖然事實上大會只是將門口的紅地氈縮短,卻足以令過往喜氣洋洋的氣氛大打折扣。
而嘉賓如丹素華盛頓(DenzelWashington)與妻子、女星莎瑪希恩(SalmaHayek)和男友愛德華羅頓(EdwardNorton)等,入場時只接受簡短的訪問,表現低調。
得獎者齊呼籲和平
不過,亦有不少嘉賓到達會場時刻意擺出和平手勢,其中影星添羅賓斯(TimRobbins)和其演員妻子蘇珊莎朗頓(SusanSharanton),向來是積極反戰人士,因此二人在紅地氈上一同做出V字和平手勢時,即時獲得影迷激烈的拍掌歡呼。而在電影《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中扮演「咕嚕」角色的安迪沙基斯(AndySerkis),亦在會場門外高舉反戰紙牌。
即使主持人史提夫馬田(SteveMartin)在頒獎禮舉行期間,不時在台上談笑風生,以緩和戰爭帶來的緊張氣氛,但不少得獎者上台領獎時,仍不忘宣揚反戰訊息。其中憑《BowlingForColumbine》奪得「最佳紀錄片」獎的米高摩亞(MichaelMoore),其痛斥美國總統布殊的言論最為激烈,他說:「布殊先生,你應感到羞恥(Mr.Bush,ShameOnYou.)。」除博得場內觀眾熱烈掌聲外,當時在銅鑼灣時代廣場欣賞現場直播的香港人,亦即時歡呼拍掌。
《鋼琴戰曲》奪三大獎
令人頗為意外的是,描寫猶太裔鋼琴家於二次大戰逃離納粹魔爪的戰爭片《鋼琴戰曲》,後勁凌厲,除奪得「最佳改編劇本」獎外,主角艾德烈邦迪(AdrienBrody)成功打低兩大熱門,包括《紐約風雲》的丹尼爾路易斯(DanielDay-Lewis)和《薯嘜先生》的積尼高遜(JackNicholson),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影帝。
而「最佳導演」獎亦落入《鋼》片波蘭猶太裔導演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手中。雖然波蘭斯基因七七年被控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而逃亡海外,未能到美國出席奧斯卡,但大會仍不介意其尷尬身份,決定由他獲得「最佳導演」獎,足以證明今年奧斯卡有意宣揚其反戰主題。 撰文:張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