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館地址華通報美國

使館地址華通報美國

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中國,經已向美國提交了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確實地址。外交界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說,中國此舉是希望避免美國重演九九年五月炸毀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導致三死二十傷的「誤炸」慘劇重演。

北京外交界消息周一透露,中國是在美英聯軍開始空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時,就向美國遞交駐巴格達大使館的地址。對於這個消息,美國駐中國北京大使館以及中國外交部均拒絕置評。

「所有中國人全撤出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上周表示,中國駐巴格達大使館已正式關閉,所有外交人員和一些中國記者已全部撤出伊拉克,沒有中國公民在伊拉克。中國駐巴格達大使館職員和中國記者一行十三人,上周二已安全抵達約旦首都安曼。當時中國駐巴格達大使張維秋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所有在伊拉克的中國人,無論是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地區的中國人,已全部撤出伊拉克。」
駐北京的外交界人士說,中國向美國提交駐伊拉克巴格達的已關閉大使館地址,是為了避免美國再一次誤炸中國大使館,對中美關係構成影響。
一名西方外交官說:「和貝爾格萊德那次轟炸中國大使館比較,中國方面徹底改變了做法。倘若今次中國大使館又被炸中,雖然裏面已空無一人,不過仍會成為傳媒的報道焦點,但中國不會再有大使館職員被埋在瓦礫下的噩夢。」
中國雖然批評美國攻打伊拉克,但在美伊戰爭爆發前一刻,在北京的美國、英國、以色列和西班牙大使館的鄰附區域內,北京當局封鎖了道路,並加派守衞駐守。
中國對於大使館被炸是有慘痛記憶的──九九年五月七日,北約組織在執行科索沃的空襲行動時,美軍一架B2隱形轟炸機,向中國駐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使館投下衞星導航炸彈,釀成三名中國記者死亡,逾二十人受傷。
中國大使館被炸後,憤怒的中國示威者,在北京及多個中國大城市的美國使館及其他辦事處外舉行激烈的示威抗議。

避免重演南國使館慘劇
在炸毀大使館後,美國事後解釋,他們在轟炸行動中用了貝爾格萊德的舊地圖,地圖顯示出中國大使館的所在地是一片空地,以致美軍誤炸中國大使館。但有報道說,北約沒可能發生這樣的錯誤,因為中國大使館位於貝爾格萊德的新發展區,啓用後,曾有大批外交人員參加過在那裏舉行的多次活動。
北約其後就事件向中國道歉,不過中國傳媒和大部份中國人都不接受美國的解釋,認為襲擊是故意造成的,中美關係因這事件受到影響。
九九年三月,為解決科索沃危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八國聯軍對南斯拉夫進行大規模空襲。
在轟炸最初的一個多月時間,北約對南斯拉夫出動了二萬多架次飛機,發射了約千枚巡航導彈。六月,聯軍停止空襲。在這次轟炸中,四百六十多名南斯拉夫士兵、近一百二十名內務部人員和一千八百多名無辜平民被炸死。不少建築物,如醫院、學校、住宅和託兒所被炸毀。
新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