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極大機會跑輸外圍

英之見:極大機會跑輸外圍

筆者分析以至投資都是以較長線為目標,不過短線走勢分析也十分看重,而且往往饒有趣味。技術分析是重要工具,但可能筆者當年外滙出身,對感受市場氣氛更加重視。上周五晚「震懾行動」畫面太驚人,加上又臨近周末,令指數在無大阻力下超買。
經過日來大家驚覺戰事不似高速完成,又多了人以較理性角度分析後市,果然美國指數期貨周一已裂口低開,可惜香港期指開得太低,令造淡建議變得沒有大用。

9500料行人止步
可以預期短線恒指波動性仍大,會跟隨戰事報道上落,以美伊軍力比較,自然應該會出現終極一升,不過如果看過香港地產及電訊股近日的走勢,就不宜對後市盲目樂觀,有極大的機會跑輸外圍,最大上升潛力只得滙豐(005),估計9500已將行人止步。
談到感受市場氣氛,最近一次公司探訪的經驗值得一談。新的證券大法將加強刑罰阻嚇業內人士及上市公司管理層違規,雖然尚未實行,但這間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已經非常自律,對與會者勾劃出未來發展的路向,卻拒絕披露敏感的預測性數字,筆者認為這個做法十分恰當,可是同行行家反應卻普遍欠佳,認為公司透明度不夠。
其實如果回答一些敏感數據,便等同選擇性披露了消息,對投資界並不公平,所以以外交口脗回答,反而更加得體,及反映公司管治水平,筆者甚至認為股價因而有再進的空間。市場預先對盈利水平沒有概念,出現驚喜的機會便更加高,否則股價只會走在消息之先,令普羅投資者完全沒有先機。
太多分析員的重點是在交功課,準繩的盈利預測,是這份功課的重點評分部份,筆者見過太多同行「問到篤」的做法,一來道德上並不公平,二來本末倒置,過份重視短期業績,忽略長線看法。分析是自己揣測才有趣味,要管理層直接給答案,是太過奢侈而且沒道理的要求。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