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縱使速戰速決<br>投資論勢:美元仍難望急升

戰事縱使速戰速決
投資論勢:美元仍難望急升

醞釀了超過半年、困擾了全球投資市場多時的美伊緊張局勢,終於在上周美國總統布殊一聲令下,美英澳聯軍正式揮軍直指巴格達後,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首數天的戰況分析,似乎相當一面倒,伊拉克不但毫無還手之力,美軍更揚言可以在四天內直取巴格達(相信在本文見報之日,讀者便已知道布殊的預測是口出狂言,還是有根有據了)。

全球亦預計一場速戰速決的勝仗指日可待,於是投資市場亦呈現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不但全球股票大升,美元亦迅速反彈至兩個多月來的高位,連一向對國際緊張局勢最有指標作用的油價及金價亦大幅回落,反映投資者對美聯軍可以在極短期內解決侯賽因充滿信心。
或者有讀者會問,美元是否已經完全轉勢?手頭上的外幣是否早放早着呢?筆者在此嘗試為各位詳細分析。

美元急彈原因有二
首先我們要看看,為甚麼美國股票市場及美元會有那麼凌厲的反彈呢?是否一場軍事上的勝利,便會使美國經濟的基本因素徹底改變呢?答案很簡單──非也。美元資產之所以在開戰以來大受追捧,筆者認為原因有兩點:一、其他外幣的戰爭溢價消減;二、部份投機者憧憬美元會重演12年前兩伊戰爭結束後急升20%多,因而偷步買美元。
這兩點其實並不難理解。自去年第4季開始,美伊關係日漸緊張,戰事如箭在弦,令美元及美元資產都蒙上一項不明朗的因素。再加上美國經濟在同一時期極不爭氣,令流出美元區域的資金比流入的多,直接令美元兌各種外幣都大幅下跌,歐元、瑞郎及澳元等都錄得兩至四年的新高。如今,當戰事已取得一定的進展,並有機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由戰爭所帶來的不明朗的氣氛逐漸消失,其他貨幣的避難作用亦下降,美元反彈自然順理成章。

不義之師難獲援助
其次,稍為資深的滙市投資者會記得1991年兩伊戰爭爆發後的頭6個星期,美元曾經大跌超過6至7%。但當聯軍獲勝後,美元卻大升逾20%。今次美國大捷在即,部份投機者偷步買美元的心態亦不言而喻。
但筆者卻奉勸各位要追捧美元的讀者小心。雖然筆者都認為美元的升勢暫時有餘未盡,特別是美英聯軍若可以在未來一至二個星期內完成任務的話,美元的氣勢應該更旺,有機會升破近半年的高位。但筆者卻敢斷言,美元在今次美伊戰爭結束後,卻不可能像12年前一樣大升逾20%之多。
首先,美國今次出兵伊拉克,可謂「名不正、言不順」,曾遭聯合國安理會其他成員國如俄羅斯、法國及中國等稱為「不義之師」,不獨在情理上得不到全世界的支持,沉重的軍費亦要獨力負擔,與12年前單是科威特、沙地阿拉伯及日本已經分擔了接近千億美元軍費,不可同日而語。美元少了這個實質需求,要上升20%絕不容易。其次,美國現時的國力亦不可與12年前相比。美國現時的經濟正處近10年的低位,「雙赤」的問題顯示極為嚴重,其中經常帳赤字更接近國內生產總值的5%,與當年美國仍然擁有健康的經常帳盈餘有天壤之別。加上美元利息已經是40年的新低,亦比較難吸引到國際的資金。
但無論如何,一場能速戰速決的戰爭,對投資者恢復信心有莫大的幫助。筆者亦相信今年第3季開始,美國經濟應該有比較明顯的復甦,屆時美元可能亦能慢慢地回升。
趙善銓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