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的美軍戰俘會有何命運?「饑寒交迫,還有經常接受盤問的恐懼。」前海軍機師韋策爾憶述在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淪為戰俘的境況:「我在盤問中遭鞭打煙灼。」
十二年前這場仗,美軍共有二十三人被俘。過來人談及這段經歷,都對伊拉克人的可怕對待猶有餘悸。為了迫他們供出美軍位置和戰略,伊軍對他們施以嚴刑,不少人下顎、膝蓋和臂骨遭打碎。
女戰俘則會有更可怕遭遇。陸軍少校科爾努說,她那時曾遭性侵犯。另一名前戰俘科爾曼慶幸沒受虐待,皆因她故意扮成「蠢女人」,令伊軍以為她沒掌握有用的情報,但「那境況當然可怕,我一生難忘」。
對戰俘及其親友來說,被俘的頭幾天最難熬,因為要面對不明朗的未來。
韋策爾說,他那時能熬過來,是靠祈禱、想着家鄉和憧憬重獲自由的歡樂。他也深信自己不會死:「伊拉克人深知他們要照料我,保着我的命,好能利用我作電視宣傳,為他們謀好處。」
伊拉克周日播放戰俘和美軍死屍片段,甚有想重複九三年摩加迪沙一役的意味,當日索馬里民兵將美軍屍首拖在街上示眾,令美國丟盡臉,隨即撤兵。
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在越戰時也當了五年戰俘,歷盡酷刑和單獨囚禁之苦。他雖同意伊拉克不會善待美國戰俘,但相信大部份戰俘都會安然歸來,因「軍方正盡所有方法令他們盡快安全回家」。
美國廣播公司/《今日美國報》